地區概況

國家:斯里蘭卡
所屬洲: 亞洲
批准時間:1988
批准標準:198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聖城康提,位於斯里蘭卡中央省。距首都科倫坡東北120公里。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聖城康提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康提是斯里蘭卡第二大城市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康提又名馬哈努沃勒,由康提王國的君主維克拉瑪巴胡建於14世紀,1480年始為首府。歷史上的康提曾為辛加人的祖先統治長達2000多年。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斯里蘭卡逐漸演變成單一信仰的國家,印度佛教的盛行帶給

斯里蘭卡的當然不僅是宗教上的變革。公元4世紀,釋迦牟尼的佛牙被迎到斯里蘭卡,從那時起,王宮和佛牙寺與作為斯里蘭卡首都所具有的行政管理和宗教功能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1592年,斯提蘭卡定都康提,康提從此成為王宮和佛牙寺的所在地。16、17世紀康提曾一度被葡萄牙及荷蘭殖民者占領,1815年又為英國人征服。但是康提作為於科倫坡、阿努拉達普拉並稱為文化三角的地位並未受到動搖,大量珍貴的佛教遺蹟使得它仍為斯里蘭卡宗教中心並且是一些原始佛教教徒的朝聖地。整個城市坐落在海拔500米生長看稀有植物物種的群山工,地處熱帶植物生長地帶,氣候濕暖,景色秀美,再加上大量古蹟遺址,這裡也一直是旅遊者的聖地。
歷史
公元前6世紀,印歐語系的使用者從恆河谷入侵斯里蘭卡。

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阿奴拉德普勒是國家的首府,直到公元8世紀被波隆納魯沃取代。公元13世紀波隆納魯沃結束作為首府的地位。從1592年至19世紀,斯里蘭卡定都康提。康提從此成為王宮和佛牙寺的所在地。
雖然一度曾在16世紀被葡萄牙、17世紀被荷蘭占領,康提一直保持著獨立地位,直到1815年終於被英國人征服。以後,康提一直保留著它作為斯里蘭卡宗教中心的地位,並且是一些原始佛教教徒朝聖的地方。
城市結構

康提古建築群是王宮和佛牙寺聯繫在一起的一個建築範例。它是眾多修建在隨著國家首都的變動而遷移的作為辛加君主制度保障的聖物存放地的宮殿群之一。佛牙寺、王宮建築群和康提古城無不與人類最重要的宗教活動之一-佛教的傳播歷史密切相關。康提的廟宇是釋迦牟尼牙骨最終旅程的產物,也是信徒們繼續舉行活動的見證。
行程景點
佩拉尼亞王家植物園

卡圖加斯托塔
康提以北約6公里的卡圖加斯托塔,有馴象沐浴嬉水錶演,供遊人觀賞,並可騎象拍照留念。離康提8公里有卡拉普拉雅村,或稱手藝村,村中匠師以世代相傳的絕藝,製作金、木器具。多姿多彩的康提民間土風舞及魔舞,都是根據斯里蘭卡神話編成,每逢喜慶佳節,人們載歌載舞,長幼同歡。康提城內外寺廟眾多。較著名的有恩姆貝克·德瓦勒寺、蘭卡蒂拉卡寺、加達拉德尼亞寺、德加爾道盧瓦寺、邁達韋拉寺。距康提60公里處,還有一古蹟,名丹布拉。公元前1世紀此地居民就開始石刻雕像,他們在山岩中鑿寺,寺中多遍施壁畫,並有各種佛像和其他雕刻。
康提有很多景點,主要屬於宮殿建築和佛教文化。由於在僧伽羅王朝作為斯里蘭卡首都以及後來的被殖民歷史,康提保留了一些皇家建築和異國風情的殖民建築。更重要的是,在封建時代,皇族的存在使康提匯聚了斯里蘭卡文化的精華!包括皇家資助的廟宇,建築上精美的雕塑壁畫等。是辛哈拉國王統治時期的最後一個首都,在1815年被英國人征服之前,曾享有2500多年的文化繁榮。
佛牙寺

著名的佛牙寺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牙齒,是斯里蘭卡的國寶,每年都會有一次佛牙節,是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一。大約100頭衣著華麗的大象和1000多舞蹈演員鼓手和紳士們由寺院的管理人代領,沿途有幾十萬的觀客向由大象首領帶的神殿里的小盒致意。隊伍連續7天在大街上遊行,直到8月的滿月為止。這神聖的狂歡時刻將令人難忘。
除了佛牙寺,康提還有亞洲最大的植物園,占地60平方公里,院內種植著很多奇花異草,曾經屬於皇家園林。另外一處景點是大象收容所,裡面照顧著60多頭大象孤兒聖城康提曾是斯里蘭卡的首都,大部分建築在斯里蘭卡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佛寺建築尤為重要,其中的佛牙寺珍藏著佛舍利,是朝拜佛牙的著名聖地。

康提聖城所在地段是一條海拔488米的山谷,斯里蘭卡最長的河流--馬哈威利河繞城而過。該城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極具戰略意義,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堡。
斯里蘭卡最後一代國王的宮殿群即坐落在城中一個山坡台地上,山坡茂密的林木形成宮殿建築群的一道背屏,前沿位置則設有防禦牆和壕塹。宮殿建築群以中庭為軸心,採用院落式設定方式,主要建築有國王的王宮、王后的寢宮、國王火炮庫和王后的浴室等。
這組建築群中最重要的是存放佛祖釋迦牟尼牙骨的佛殿。佛牙寺緊鄰王宮,建在一長方形花崗石基上。寺為二層,奶白色的牆體,紅瓦大檐頂,雖然說不上高大雄偉,卻也莊嚴肅穆。

這座建築因其神聖的宗教意義而極盡裝綴之事,鑄鐵飾、銅飾、金銀飾和赤陶等裝飾,極為富麗豪華,其裝飾題材和手法囊括了康提時期的所有裝飾藝術,因而被認為是整個康提藝術的博物館。
宮殿中有一座接見大廳,是國王召見外國使節的地方,建築為木構,十分華麗,並富於藝術趣味。此外,位於宮殿群前緣的一座八角形殿亭亦頗有特色,過去國王常在這裡接見聚集在殿前空場上的臣民。即使今日,國家首腦也仍在某種儀式場合於此向公眾發表講話。在聖城還有一些佛殿和寺院,這些佛教建築自其創始至今一直都在使用。在康提聖城還有另一處稱為阿斯吉阿的精舍群,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遺址中的瑪爾瓦特精舍群是斯里蘭卡最大的經學院,被稱為普什帕拉瑪,是佛教徒修行、研經和居住之所。
康提建築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形式單純簡樸,但裝飾極為豐富華麗,地方風格濃郁。康提聖城自14世紀創建,至1815年英國人侵入,前後延續了5個世紀之久,積澱了人類在城市規劃、建築、雕刻、繪畫,以及音樂、舞蹈諸方面的才智,因而被視作重要的文化遺產。
民間節日

巡遊期間,佛牙寺首席監護人DiyawadanaNilame、寺廟主持以及其它參加巡遊的重要官員都身著古老的康提宮廷服飾,而佛牙寺首席監護人更是被手持矛、盾的武士、寺廟的其它高僧及撐納華蓋的隊伍簇擁而行,隆重而肅穆。
有關佛牙舍利如何傳入斯里蘭卡的傳說更是曲折離奇。相傳佛祖於公元前543年在一個叫Mallas的地方被火葬,當地人起初想保存佛陀的所有舍利,但為了避免戰爭,一個名為Drona的教徒設法讓幾個不同的王國分享了佛陀的舍利,就這樣,骨灰被分散到印度北方的地方官手中,並由他們供奉起來。
最後一位擁有佛牙舍利的印度統治者是公元4世紀的羯陵伽國(Kalinga)國王Guhasiva,在印度留存了8個世紀後,佛牙舍利終於被印度王Guhasiva的女婿Danta和女兒Hemamala藏在髮結里秘密帶到了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歷界統治者(無論是國王還是女王)都對佛牙頂禮膜拜,天天祈禱。至今為止,人們都會在每個清晨和黃昏以舞蹈和鼓樂來表示對神聖佛牙的致敬。不論行業、不論地區、不論是何宗教信仰,一年一度的佛牙節都會吸引來自各地遊客駐足參與。
景觀欣賞
![]() | ![]() |
![]() | ![]() |
![]() | ![]() |
亞洲獨特風景
亞洲人創造了比其他各洲更為古老的文明,從印度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馬哈陵到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去懷想印度恆河文明、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光輝。與去享受東南亞的綺麗和多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