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特·賽茨
德國人,1934年出生,先在德國學習古典語言學、歷史、哲學,後在美國福勒策學院學習國際經濟和政治,他曾任德國外交部長根舍的政治秘書及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司長12餘年,隨之先後出任駐印度、義大利大使,繼1995-1999年任駐華大使後,又出任駐日本大使。這樣的學識和經歷保證了《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的成功。
關於《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復興》
德國人是最講究邏輯的民族,而理性、客觀、簡潔正是賽茨作品的優勢。他的作品講述了中國的發展史,即中國從16世紀之前世界上最發達的文明,到經歷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的崩潰,以至到當今重新崛起的過程。而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被賽茨描述得清晰、簡潔,不僅結構完美,而且語言文雅、史料周全、評述貼切。
為了解釋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什麼會在200年前衰落,為什麼會在200年後復興,賽茨把研究的架構拉得很長,而且還專門拿出一章來分析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倫理道德”,“一個靠倫理道德的凝聚力治理的國家”,賽茨的研究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文化並不具備侵略性。
研究了儒家文化和中國宋代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後,賽茨的結論是“市場經濟和工業社會與儒家的道德和統治體系並不協調”,這導致了中國在1500年這個人類歷史的重要分界點上沒有走出另一條道路。同時,他甚至由北宋王朝被區區600萬人的女真族滅亡,得出了“儒家道德及其管理體制中的第二個弱點”:無力抵禦任何軍事力量,懷著一種和平主義的信念,認為憑藉自己的道德優勢足以抵抗任何來犯之敵。
賽茨的作品在德語世界已經獲得了聲譽和歡迎。其實,對中國讀者來說,更應該閱讀這樣一部外國人視角的中國“大國史”。讀完此書,可以得到的最大感慨,應當是德國人理性的思維方式和客觀的研究視角。
而這兩樣東西,似乎是中國人傳統中所不足的。因此,儘管對中國的歷史我們也許熟悉得多,但是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自身的民族情結,很可能讓我們失去了很多原本應該對自身有所助益的結論,這也正所謂是“只源身在此山中”。歷史是一面鏡子,外國人寫的中國歷史是一面多棱的鏡子。賽茨對如何應對中國的大國復興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陳舊的工業和技術強國必須有意識地讓位於新的強國,這在經濟領域就意味著,面對“中國的挑戰”不是憑藉貿易保護主義去維護本國的勞動市場,而是要靠大規模的結構改變來適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