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戊戌時,康同璧雖不像姐姐那樣做記者,當翻譯,發表文章,編輯書稿,直接參與變法活動,但她的才氣和膽識一點也不亞於姐姐,她那乾脆果斷、敢作敢為的性格則更像父親。1901年康有為病臥檳榔嶼,年僅十八歲的康同璧聞訊,隻身赴南洋探望,並留在父親身邊照料他的生活。之後她在印度陪父親尋訪佛跡,探幽歷險,幾經危難,表現出一個女性少有的膽氣。因她見多識廣,才學過人,深得父親信賴。康同璧亦自稱是“第一個到過唐僧西天取經之地的中國女性”。1902年12月她還港省親,並受父親委託,赴歐美演說國事。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康有為相信女兒堪當此任,臨行時賦詩十首送勉同璧,表達了他的愛憐和期望。詩中寫道:“汽車飄瞥去,轉瞬沒孤煙。送汝唯雙淚,思親又五年。”“歐美幾萬里,幼女獨長征。豈不憐孤弱,其如哀眾生。”
漫遊歐洲各國
1904年康有為漫遊歐洲各國,遠在美國留學的康同璧趁假期遠涉重洋到歐洲看望父親。在丹麥,父女倆受到丹麥首相接見,雙方進行了愉快的交談。首相說同璧是他見過的第一位中國婦女,印象很好。這時,正於牛津大學留學的康有為門生羅昌聽說康有為在丹麥漫遊,立即趕來相見。羅昌在庚子勤王時在日本負責策應聯絡工作,曾先後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陸軍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 這次與恩師父女他國相見,三人乘船往游挪威。就在歐洲之旅中,同璧與羅昌訂下了終身。同璧曾先後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之餘,陪父親走遍歐美。此後,正是她對父親的思想觀點了解最多,宣傳最力,維護最堅。她是父親事業的最忠實的追隨者,也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後,同璧曾任萬國婦女會副會長、中國全國婦女大會會長、山東道德會會長。羅昌精於國際法、世界古代史及拉丁文學等,學成回國後,曾在國民政府做過國務院秘書,又先後擔任過中國駐新加坡、倫敦和加拿大的總領事、廈門海關關長,還在北京大學、北京師大、北京女子師大擔任教授及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
女權領袖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陳雁從朵雲軒拍賣的一批塵封了110年的私人照片、信件入手,勾勒出了幾位原本只是留學史中無人注意的名字和年輕女生的面孔,而這批文獻的主人正是康有為次女康同璧。1903年康同璧取道日本赴美留學,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和康涅狄州的聖三一學院都有過短暫學習經歷,1907年2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是哥大第一位中國籍女畢業生,也是維新派送到美國去留學的最早的女生之一。受父親的派遣,康同璧在美華僑中開拓維新事業,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女權思想,公開宣稱“講女學先要講女權”。陳雁坦言,康同璧作為中國最早女權領袖之一的傳奇生平,似乎近些年假章詒和之筆才得以傳頌,“但她在近代中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是中國第一個官派出席世界婦女大會的婦女代表,直到1930年代,在國內女界仍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康有為晚年
康有為晚年更希望和子女呆在一起,康同璧常帶子女來上海看望他。有意思的是康有為常常像一個孩子王,帶著一大群子女及外孫,不辭勞苦地奔南走北,去杭州一天園賞菊,到青島看櫻花,又偕諸外孫到茅山掃墓,從子孫的天真和童趣中得到快樂。遊玩中他因時講解,而且還善於發現他們的特長。他讓外孫麥僖曾為他抄寫書稿,又讓十四歲的羅榮邦為他翻譯天文著作。羅榮邦是康同璧的長子,幼時曾在倫敦、新加坡及渥太華等地讀書,外公的《諸天講》能夠著成,多虧了他的幫助。作為獎勵,外公手書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諸星名稱,贈予榮邦。
獲得榮譽
1949年,在傅作義召開的華北七省參議會上,康同璧被選為代表,與解放軍商談和平入城問題。解放後,她當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並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康同璧晚年從事康有為遺著的整理工作,先後撰成《南海康先生年譜續編》和《萬木草堂遺稿》等著作,為康有為生平和思想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人們對康有為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康同璧的宣傳和闡釋。不過,在對康有為的評價問題上,她有自己的主見,從不為時流所動。據說《萬木草堂遺稿》撰成後,欲交給國家出版。她為該書寫了緒言,因拒絕修改緒言中對康有為的過譽之詞,使她與出版社的合作談判限入僵局,以至最後她要回了書稿。1969年,康同璧病逝於北京,享年八十九歲。
少時為康有為譯天文書的羅榮邦從燕京大學畢業後,留學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並歷任美國華盛頓大學、賓州大學、戴維斯加州大學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宋代至明初的中國海軍及遠洋航運的發展,被歐美學術界公認為中國古代海權史研究的權威。1976年他出版了英文版《康有為傳記和論叢》,並編撰了《南海康有為先生著作總目》,為康有為研究做出了貢獻。
畫作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