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同壁

康同壁

康同璧1907年2月入紐約巴納德學院就讀,成為1909年屆學員,她致力於爭取女權與改革,打算在巴納德引進來後擴大其社會事業的參與。

國外讀書

紐約郵報晚報曾引述她的一段話,“等我念完書, 我將回國喚醒中國婦女。 我特別關心婦女參政權, 望能喚起中國婦女實現其權利。” 1903年11月,康同璧到達紐約,因沒有名額而被威爾斯利女子學院拒絕後,入麻薩諸塞州拉德克利夫學院念書,後又往康州三一學院求學,在1904~1905年間,她有自己的私人導師。 1905年5月,她申請巴納德學院的入學考試,但直至1907年,她才以“學院客人”的名義入學,這應該是時任教務長勞拉·吉爾專門為她而發明的一個身份。在這一身份下,她可以不修所學課程的學分,但仍然是1909屆班上的一名學生。這種特殊待遇並不表明輕視她的智力或以前的教育情況,而是由於學院考慮到她不時需要陪同父親履行使命,加之她年齡小、英語不夠純熟,吉爾教務長擔心她可能通不過正規的畢業考試。然而,毫無疑問,康同璧完成了學院中必修課的23門課,包括歷史、人類學、哲學和教育學等。 儘管不時需要陪伴父親在世界各地旅遊,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的改革運動,但康同璧依然積極投入學校的學術和社會文化生活。她在新建的布魯克斯宿舍租了最貴的一套房間,並有私人僕人照顧,她時常在房間裡舉行茶會招待同學。 康同璧致力於爭取女權與改革,在巴納德讀書時,她曾賦詩支持美國女性獲得投票權;她打算在巴納德結業後擴大其社會事業的參與。《紐約郵報晚報》引述過她的一段話:“等我念完書,我將回國喚醒祖國的婦女。我特別關心婦女參政權,望能喚起中國婦女實現其權利。”她像父親一樣支持中國的政治、社會改革和婦女權利的改革,但她可能比父親更激進,她將婦女的選舉權視為一種基本的民主權利。

回國

康同璧1909年從巴納德學院畢業後,有關她的英文記載就很少了。1911年,清朝滅亡,她回到中國,繼續獻身女權運動。她積極參與上海的婦女運動,通過集會和演講呼籲女性權利。她曾在中國最早的婦女刊物《女學報》任編輯並為之撰稿,這是中國的第一份女性期刊。她同父親一樣反對纏足,並與其他女權運動者成立並領導“天足會”。她曾擔任萬國婦女會副會長、山東道德會長、中國婦女會會長等。1951年後任中央文史館館員。1958年,她編寫了《康有為年譜》。 康同璧的丈夫羅昌是梁啓超的弟子,先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後留學英國獲博士學位,他們有一子羅榮邦和一女羅儀鳳。晚年的她和女兒共同居住北京。“文革”中曾受到衝擊,1969年8月17日逝世。

評價

石德葆說,康同璧是一位傑出的女性,她是一位詩人、畫家、社會活動家,也是一位有奉獻精神的妻子和女兒,她的傳奇故事是中國也是巴納德學院的財富;她在中國、美國和世界各地為女性權利奮鬥,為的是讓這個世界更好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