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特徵
座頭鯨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鯨類,但也是海洋中當之無愧的龐然大物,體型肥大而臃腫,座頭鯨成體平均體長雄性為12.9米,雌性為13.7米,最大記錄雌性18米。體重25~30
座頭鯨外形特徵(9張)
噸。它的頭相對較小,扁而平,吻寬,嘴大,嘴邊有20~30個腫瘤狀的突起,有趣的是每個突起的上面都長出一根毛,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卻全都沒有毛。鯨鬚短而寬,每側都在200條以上。背鰭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鯨類那樣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條優美的曲線,故得名“座頭鯨”,也叫“弓背鯨”或者“駝背鯨”。胸鰭極為窄薄而狹長,約為550厘米左右,為鯨類中最大者,幾乎達體長的三分之一,鰭肢上具有4趾,前緣具不規則的瘤狀鋸齒,其後緣有波浪狀的缺刻,呈鳥翼狀,所以又被稱為“長鰭鯨”、“巨臂鯨”、“大翼鯨”等。尾鰭寬大,外緣呈不規則鉗齒狀。臉面褶溝較少,約14~35條很寬的平行縱溝或棱紋,由下頜延伸達臍部。腹部具褶溝。通常身體的背面和胸鰭呈黑色,有斑紋,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鰭也呈白色。體包個體變異較大,鰭肢上方白色,尾鰭腹面白色,邊緣黑色。口大,進食時上下頜間特殊韌帶結構可使口張開90度的角度。鯨鬚每側有270~400片,須板和鬚毛皆黑灰色。雌獸體後的下側長有一條細長的裂口,終止在肛門附近,據說在繁殖的時候,雌獸就是用它包裹住雄獸的生殖器,來完成交配動作的。[1-2]
它的歌聲非常響亮,有時在80公里以外都可聽到那深沉的低音符。歌聲由“象鼾”、“悲嘆”、“呻吟”、“顫抖”、“長吼”、“喊喊喳喳”、“叫喊”等18種不同的聲音組成,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交替反覆,很有規律,彼此聯接成優美的旋律,各首歌持續的時間一般可長達6-30分鐘。令人吃驚的是,它的歌唱不是使用聲帶而是通過體內空氣流動來發出聲音,就好像憋著氣唱一段歌劇選曲一樣。其實,唱歌是雄獸繁殖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洪亮動聽的歌聲可以使雌獸從幾十公里以外趕來,彼此結成伴侶,繁殖後代。繁殖季節一過,就可能一連幾個月也不唱。
座頭鯨在同一年裡都唱同樣的歌,但每年都更換新歌,兩個連續年份的曲調相差不大,都是在上一年的基礎上逐年增添新的內容,這說明它能記憶一首歌中所有複雜的聲音和聲音的順序,並儲存這些記憶達6個月以上,作為將來唱新歌的基礎,這也是說明其智力的一個證據。在唱新歌的時候,音節的速度要比舊歌來得快,往往是取其頭尾,省略中間部分,很象人類語言的進化過程。生活在不同海區的、不可能相互接觸的座頭鯨唱的歌是不一樣的,發出的聲音有明顯的差異,說明這些歌聲是每個種群獨自遺傳給自己的後代的,但有趣的是所有歌聲的變化卻都遵守同樣的規律,而且具有同樣的結構,這與不同地域生活的人類所形成的方言非常相似。例如,每首歌中大都包含著6個主旋律段,即帶有幾個完全相同或稍有變化的樂句的6個樂段,每個樂段又包含2一5個音節。在任何一首歌中主旋律段出現的次序都一樣,雖然有時會漏掉一個或數個主旋律段,但剩下來的主旋律段永遠還是按預定順序進行。
座頭鯨的大腦相當發達,比人的大腦要大5倍多,同樣不容忽視的是大腦的溝回形狀也與人的一樣,很可能是高智力型的。它不僅會歌唱,而且所唱的曲調是動物世界裡最複雜的歌,是真正的“樂曲”,這種歌聲像是廣闊而快樂的合唱,從海洋里傾吐出來,洋溢在海面上,使整個海洋成為一座歡樂的音樂宮殿,充滿著雷鳴般的回鳴,匯集成一曲輝煌的海洋交響樂。如果將它歌唱的錄音加快到數倍速度播放,更是宛嗡動人,精采紛呈,所以人們稱座頭鯨為動物世界裡最出色的歌手。它的歌聲業已被人們錄製成唱片,同古典和現代音樂放在一起供人們欣賞。
但是,這種動物很可能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聲匿跡了。大約100年前,座頭鯨曾棲息於世界各大海洋中,由於動作緩慢貪戀近海岸地區,也就成了人們極易捕捉的目標,有時一隻座頭鯨被捕捉後,它的伴侶和幼仔常常總是在附近徘徊,戀戀不捨,因而也一同被獵捕,所以它與其他巨鯨一樣,經過人類的大量捕殺之後,使數量銳減。到1966年座頭鯨被列為保護物種的時候,它在世界上的總數只剩下4000隻左右了,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一帶。所以,為了使座頭鯨得到更好的保護,必須加強保護工作,以免這樣美妙的動物和它美妙的歌聲從地球上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