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庚款留學生”簡單的理解就是美國人用中國的“庚子賠款”以各種方式退還給中國的其中一種方式。
背景介紹
1900年,也就是光緒二十六年,北京爆發了“庚子之亂”。當時,幾十萬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入京圍攻各國使館。不久,八國聯軍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棄都而逃。
1901年,李鴻章被迫與各國簽訂恥辱的“辛丑條約”,同意向十四國賠償白銀四億伍千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庚子賠款”。
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羅斯福總統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雙方協定,創辦清華學堂,並自1909年起,中國每年向美國派遣100名留學生。這就是後來庚款留美學生的由來。
1909年、1910年和1911年,在北京三次從全國招考庚款留學生。當時對考生的要求除了通曉國文、英文外,還須“身體強健,性情純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
第一次招考是1909年8月舉行的, 630人應考。先是初試,考國文、英文和本國史地,取68人;再複試,分別考物理、化學、博物、代數、幾何、三角、外國歷史和外國地理諸科。連初試帶複試,一共考了七八天。最後放榜,錄取了47人。
這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同年10月赴美,赴美時,另外加上了3名貴胄子弟,共50人。他們所學專業大多是化工、機械、土木、冶金及農、商各科。後來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就是其中之一。
1910年8月又舉行了第二次招考。考試仍分初試、複試。初試先考國文、英文,其中國文試題古色古香,為:“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說”;而英文試題則頗為時髦:“借外債興建國內鐵路之利弊說”.複試則考了西洋史、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幾何和世界地理等科。400多人應考,最後錄取了70人。
這第二批庚款留美學生中,後來出了一個大名鼎鼎的胡適,他當年考了個第55名。同榜中還有後來的語言學家趙元任、氣象學家竺可楨等。
一年後,即1911年,又招考了第三批、也是最後一批庚款留美學生,一共有63人。
三批庚款留美學生的派遣為中國培養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中國近代科學發展中的許多新學科的創建者大多來自這些留美學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覆滅。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民國時代。
始於美國
1909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聲稱“美國所收庚子賠款原屬過多”。當時的駐美公使梁誠,被張之洞稱讚“志趣正大,識力堅定”,12歲時就留學美國,和羅斯福等多位美國政界要人建立了友好關係。他發現美國在庚款賠償上鬆了口,便施展外交才能,多方斡鏇,要求美國政府核對款項,將不實的部分還給中國。梁誠的舉動開啟了列強退還庚款的序幕。
但同時,梁誠也意識到即便美國同意退款,也不會幹脆地還錢,相反可能會變相地利用這筆錢,為自己打開中國市場。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梁誠反覆思考,最後建議用這筆錢,向美國派遣留學生。事實上,此前梁誠剛就任公使時,就帶了一批留學生,有意為中國培養人才。梁誠提出的建議,被美國政府接受。
他國效仿
美國將退還的庚款主要投放在中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上,其他國家基本也走了同樣的道路。俄國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主動提出退還部分賠款,經議定這筆錢,除了償付債務外,其餘悉數用在教育上。此後,英法荷比四國也相繼與中國訂立協定,退還應付賠款,設立機構管理使用。
留學批次
美國
1909年農曆8月,兩部舉行首次考選,錄取47人,其中有後來成為清華大學終身校長的梅貽琦,北京高等農校校長金邦正,中國現代物理學奠基者之一胡剛復,中國現代化學開山者張子高以及曾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的徐佩璜等。
1910年考選了第二批70名,1911年第三批63名留美學生,他們中有許多人後來成為我國現代科教文開拓者,如胡適、趙元任、胡明復、周仁、秉志、過探先、姜立夫、吳憲、孫學悟等。
1911年4月29日清華學堂開學,學生皆由各省選送,再經選拔錄取,首屆畢業生中有金岳霖、侯德榜、葉企孫、楊石先、湯用彤、吳宓等人,後來也都成為各自學科的佼佼者。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庚款留學生”的計畫繼續進行。
1914年美國又實施“二次退款”,就是全部退還庚子賠款餘額,並於1924年9月組成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簡稱中基會),推舉顏惠慶為董事長,孟祿為副董事長,范源濂為總幹事(後由任鴻雋接任),以具體管理這筆庚子退款。
1928年北伐勝利,8月17日清華學校改為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基金也歸入中基會管理。之後,清華系的留學活動仍在延續。
從1909~1929年,清華學校派送留美預備部畢業學生967名,1929~1932年選送104名,庚款赴美留學生總計1000餘名。又一說,1909~1929年間直接或間接受庚款資助的留美學生達1800餘人。由庚款留美所促成的留美潮流延續不斷,到1917年留美學生已超過1500人,1925年達2500餘人。
1931年1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管理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機構。年會決定,在此後5年內每年撥款20萬圓給北京大學,作設立研究講座聘請專任教授以及購置圖書儀器之用。
1932成立“清華公費留美招考委員會”,由梅貽琦校長牽頭,名額大多分配在物理和化學專業,考選工作主要由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葉企孫負責,助手是吳有訓、張子高等。除教員達5年教齡即可資送出國讀學位或進修外,從1933年起“清華公費留美招考委員會”受教育部委託,先後在全國招考6屆留學生,每屆錄取名額30多人,近200名優秀學生被資送留學美國,其中有龔祖同、顧功敘、趙九章、張青蓮、陳省身、錢學森、馬大猷、楊振寧等人。[2]
英國
中國政府九次向英國派遣公費留學生,總計193人。[1]
比利時
比利時庚款賠償,培養的留比學生中傑出的有童第周、錢令希、汪德昭等。
留學考試
甄別生
最初國內的留學預備學校還沒建成,前三屆留學生,在國內通過考試後直接派遣,被稱為“甄別生”,總共180人。 這批“甄別生”大多來自新式學堂,具備較為紮實的語言功底,英文程度很高。經各省初選後,推薦到國家,複試決定錄取。
第一屆留英公費生考試試題
後來錄取的留學生,英語也絕不遜色。1933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第一屆留英公費生考試試題》包括國文、英語、中國通史、法語、德語、西洋通史、希臘羅馬史、經濟學、民法、刑法、國際私法、植物學、醫學等等。試題範圍很廣,半數以上都採用英文的形式。
比起現在的托福、雅思,不僅考核了英語閱讀、書寫能力,更主要是用英文解決專業問題。
女學生
留學生中還有少量女學生,招考時規定參考者必須品行端正、賢淑,沒纏小腳,沒有訂婚,不超過23歲,國文達到中學畢業程度,英文及科學能直接入美國大學就讀。
留學預備學堂
1911年,用退還的庚款設立清華學堂,作為留學預備學堂,學生在這裡接受嚴格的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留洋。
留英招生規定:“以專科以上學校卒業,並服務兩年,成績優良者為限”,這就相當於今天的出國讀研,學生出國時素質已經很高了,心智也成熟了。
留學名額
文科只占20%名額
政府選派優秀學生留洋,這些人顯然承擔了振興中華的重任。在當時,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排在第一位的。根據1933年7月5日的《中央日報》上登載的《中英庚款會考送留學生辦法分七項》,其中分配給理工科的名額占了80%,留學生基本都學習機械、醫學、紡織、土木、水利、地質、冶金及各種實用工業。
理工科是首選科目,但留學生中仍湧現出大量文科名人。蔡元培起到重要作用,在英庚款賠付過程中,蔡元培提出購置研究文藝的設備,撥專款聘請教授、購買圖書、設獎學金;並邀請一些英國學者來華研究中國文學、哲學,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文科事業的發展。
江蘇留學生名額多
留學生既然由各省先遴選,再報到國家。各省的留學生名額是嚴格按照當初《辛丑條約》中賠付的比例劃分的,像江蘇這樣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當初賠得多,留學名額就分配得多。並且,江蘇是文化大省,當初很多留學生都來自世家大族,家學淵源,後天接受的教育也比較好,在同齡人中往往出類拔萃。
留學影響
庚款留學生對中國現代化的奠基起了最大的作用,打下了中國現代化的基礎。他們起作用的領域,除了科學、工業、工程這些方面,還包括工、農、醫、辦實業、金融、新聞包括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教育以及外交方面,庚款留學生知道如何跟外交人打交道,如何正當地維護中國的利益。從總體上講,這批人是站在中西文化交匯點的高處,起點很高。因為這些人在出去之前都是受過非常深厚的傳統教育的薰陶,實際上是屬於更新了的中國的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