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校勘古籍時要選用一個本子為主,再用種種方法對這個為主的本子作校勘,這個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標點古籍時也要選用一個本子在上面施加標點,這個本子也可叫標點使用的底本。注釋、今譯以及做索引時,也都要分別選用一個本子來注,來譯,來做索引,這個本子也可叫注釋、今譯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種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一種古籍如果有幾個不同的本子,其中總會有優劣之分。影印固然要用優舍劣,而在校勘、標點、注釋、今譯、做索引時也應避免用劣、儘量選優作為底本。唐、五代與宋樞密院發布文書底稿。以上各代官文書,中書稱為草,樞密院稱為底,三司稱為檢。底即底本。
解釋
[釋義] (1)(名)留做底子的稿本。留作底本。(作賓語)(2)(名)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據的本子。(3)(名校勘時作為依據的本子;用於口語。[構成]偏正式:底本
[同義] 藍本
1.底稿。
2.校刊﹑翻譯﹑刊印書籍時作為依據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據的原本。
3.猶本錢。比喻可以憑藉﹑依靠的錢物。
詞語分開解釋:底:底【dǐ】:最下面的部分:底層。底座。底下
本:本běn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