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簡介
平陽縣地處浙江南部,東臨東海,南與福建接壤,海岸線長22公里。境內“六山一水三分田”。有風光秀麗的國家級風景區南雁盪山和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南麂列島。歷史上北方移民南遷、閩東南移民北遷,隨著南北文化的傳入和交融,孕育了豐厚的民間文化藝術。是南戲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高腔、崑曲、亂彈、和調、木偶戲等民間班社星羅棋布,歷有“平陽出戲子”之說。
歷史概況集錦頭通源於清乾隆(1736—1750)年間。以後逐漸流布於浙南、浙西及閩北。在這一帶有較大影響。各地班社林立,均有各自的傳人。以現在傳譜人,“和劇”青年樂師蔡炳漲為例:陳明崇—林阿雲—楊大倫—蔡炳漲—許盛該。當時平陽民間崑曲很流行,各鄉村每逢秋收之後,都有慶豐收演大戲的習俗,而且在一些人口密集鄉村,一次請來多個戲班演“斗台戲”。通常在戲開演前都要打頭通,俗稱“鬧場”。頭通一敲,觀眾便從四面八方趕來,頭通是告知觀眾,戲快要開演了。一般班社打的都是氣氛比較熱烈的鑼鼓頭通,如梆子頭通、西皮頭通、福建頭通、清水頭通等,唯有昆班的樂師們,別出心裁地聯綴了崑曲中最優雅而抒情的曲段,以笛子為主奏,配以二胡、板胡、三弦,以鑼鼓、鈸、湯鑼、雙鈴等相串其間,演奏之後,好評如朝,民間稱之為“集錦”,集錦頭通由此而生。
樂曲特點集錦頭通精選崑曲中最優美的八個曲牌:曲牌一七聲號、曲牌二想當初、曲牌三吾陣東向、曲牌四莫不是、曲牌五梵皇宮、曲牌六佛前燈、曲牌七穿破袈裟、曲牌八尾聲。 “頭通”,是民間劇社開場前打鑼鼓以招徠觀眾,第一次敲打就叫“頭通”;將數個曲牌聯綴演奏叫做“集錦”。當地昆班的《集錦頭通》是用“七聲號”、“想當初”、“吾陣東向”、“莫不是”、“梵皇宮”、“佛前燈”、“破袈裟”、“尾聲”等八個崑曲曲牌聯綴,已成為固定模式。
集錦頭通主要樂器有笛(橫笛)、嗩吶、板胡、二胡、三弦、琵琶、月琴、大阮、鼓板、梆子、牛皮鼓、湯鑼、小鈸、鑼、雙鈴等。
集錦頭通在浙南、浙西和閩北一帶廣為流傳,對民間音樂藝術及浙南地區民俗風情,具有借鑑和研究之價值。集錦頭通樂曲古樸、悠揚、清麗而動聽,深受觀眾喜愛,民間的亂彈、和調等戲班紛紛仿效,民間的吹打班、宮觀廟宇大型道場以及農村紅白喜事也予演奏,三百多年來盛傳不衰,後人譽“集錦”為諸樂之尊。
外來文化對民間傳統戲曲衝擊較大,集錦頭通藝術空間越來越狹小。老一輩藝人相繼去世,年輕人習藝興趣不大,傳承乏人。如今會演奏集錦頭通的藝人越來越少,民間吹打班偶爾演奏集錦頭通也是丟三落四,很不完整。保護搶救集錦頭通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