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平穩緩慢拍攝?
“平穩緩慢拍攝”(Smooth Slow Recording)其實就是“高幀率拍攝”。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電影電視裡“子彈出膛”的特寫,初速800m/s的子彈出膛只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攝像機把子彈飛出槍管的過程慢動作放出來。這就是用了“平穩緩慢拍攝”,也就是超高幀率拍攝。先以超高幀率拍攝下來(比如500fps),然後以常規幀率(24-30fps)慢放。平穩緩慢拍攝應有的幀率:
平穩緩慢拍攝的拍攝幀率要遠高於一般幀率(24、25、29.97、30fps),比如一般的相機可能有100fps,特別專業的可能能達到500fps、600fps甚至更高。若高得不多(50fps、60fps)稱不上“平穩緩慢拍攝”,而且這樣的幀率高不成低不就,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和意義!
市面常見機型平穩緩慢拍攝功能的不足
一般市面上中低價位的攝像機的“平穩緩慢拍攝”功能很不完善,若選購具有平穩緩慢拍攝功能的數位相機、DV機時,請注意下面這幾個細節:1、幀率究竟有多高?
一般市面上中低價位的機器,平穩緩慢拍攝幀率不會特別高,不過100fps而已(網傳的某些品牌某些型號相機可達200fps,多半是騙人的)。不過也可以理解為:一般用途也不需要太高。但是倘若要拍出很精彩的視頻,200fps是必要的。當然了,500fps、600fps甚至1200fps又有些過剩、功能浪費。即不能說100fps不好,也不能說1200fps不好,更不能說200fps就是“黃金幀率”,只能說:大家請根據自己的拍攝需求,計算以明確自己想要的幀率,然後選購。
值得注意的是:幀率不會做得有零有整,比如137fps,不可能的。所以要進行一定的取捨,決定是買100fps還是200fps的。
2、拍攝時間鎖定。
許多具有該功能的相機,在使用該功能時,只能以100fps的幀率錄製3秒的事實(不長也不短剛好3秒),然後生成一個12秒(嚴格說是11秒24幀,總共299幀)的視頻檔案。稍微昂貴點的機型,也只能錄製6秒的事實,生成24秒的視頻檔案。物體自由落體3秒高度可達44米,即便是豎直上拋再接住時間總共三秒(上拋、下墜各1.5秒),上拋的最大高度也有11米多一點。單從這個角度看,3秒似乎是完全足夠的。但很多時候,人們的需求遠遠不是拍個拋物這么簡單。
3、不許調焦。
許多機型在平穩緩慢拍攝期間不許調焦。倘若是拍東西由遠及近或從近到遠的運動,不能調焦意味著由於物體距離的變化而相機對焦點不能變,清晰度會變得極差。相機廠家的出發點可能是“3秒內,人的反應時間根本來不及精確調焦,而機器也無法及時反應”。但不論什麼樣的理由,不能調焦就是一大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