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平湖山青水秀,景色秀麗,境內七山二水一分田,山勢巍峨參差,重巒疊嶂,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天堂河縱貫全鄉,河水清澈見底,游魚飄忽其中,兩岸青樹翠蔓,奇花異草竟放,沙灘坦蕩如砥,一望成趣,雄關險寨,動人傳說,使遊人流連往返,是人們旅遊、休閒的樂園。
平湖物產富饒,資源豐富。本鄉是全縣板栗、甜柿主產區之一,黃家垸栗板名傳全國,平湖甜柿是柿中的精品。境內蘊藏有石英石、長石、水晶石、花崗石、鐵砂、黃砂、矽線石等多種礦藏。其中,1957年開採的一顆重700公斤的水晶石現珍藏陳列於北京礦產館。
全鄉轄22個行政村,其中天堂河以西3個村,天堂河以東19個村,總人口2.3萬人。1985年全鄉經濟總收入62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566萬元,第二產業36萬元,第三產業30萬元。2006年全鄉經濟總收入627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661萬元,第二產業100萬元,第三產業35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1元。
有關歷史
平湖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地處羅田南北之咽喉,南宋時便在此建鎮立關,抵禦金兵。公元1131年,岳家軍曾
在此地斬盜殺賊,大敗金兵,蕩平胡虜,“平胡”由此名揚千年。這裡歷史上是羅田貨物進出的唯一通道,水運鼎盛,商賈雲集,名噪鄂東一方,立縣時就是羅田三大集鎮之一。仰仗山的哺育,河的滋潤,平湖名賢輩出,且都勇開先河,敢為人先。古羊山清代翰林院 編修周錫恩提出“學有千年不變之道,政無百年不變之法”等改革主張,堪為維新變法的思想先驅;1955年,東沖畈重光農業社林淑英組織37位農民集體養蠶,開全省集體養蠶之先河,獲“全國勞動模範”殊榮。產業化經濟
第一產業:從1985年開始,該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四大產業,發展以板栗、甜柿為主的種植業,以高山羊、生豬為主畜牧養殖業,以水面養殖為主的漁業,以茶葉、藥材為主的種植業;形成了四大產業帶,即七里沖、粉壁坳、黃家垸、平湖、東沖畈等羅勝公路沿線5000畝的板栗帶,年產板栗700萬斤;毛家洞、沙塘角、胡家河等村年出欄羊1000頭、生豬2000頭的畜牧養殖帶,蘇家山、張家坳、平湖等村年產鮮魚90噸的漁業帶;丁家套、鞦韆廠、大垴、古羊山等村年產茶葉3000斤、貢菊2000斤的種植帶。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了東沖畈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黃家垸板栗專業合作社。其中黃家垸板栗在2006年全縣板栗科技節上被評為全縣板栗王,並一舉創下一公斤板栗2.3萬元的天價。2006年鄉糧食種植面積16639畝,總產6477噸。
第二產業:1985年,僅有農機站、客運站幾家工業,90年代碳化矽廠、天堂五級電站開始興建。近幾年來,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兆豐公司、精彩磁性材料廠、鑫源礦業有限公司、巴源牆體材料廠、平湖林化廠等五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小型碎石場、小型油料加工廠、小型木器加工廠和建築隊有十幾家。2006年全鄉從業人員5692人。
第三產業:1985年以前僅有十幾家商店,改革開放20年來,隨著工業企業的增多和人民民眾消費水平的提高,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2006年,全鄉有各類商戶542家,從業人員1914人。
特色產業
勞務輸出。受資源限制,該鄉民眾自古就有外出求財的習慣。早在80年代初,何家山、江家畈等村的棉花匠就到
新疆、陝西等地彈棉花,先後帶出了500多人的彈棉花隊伍;90年代末,鞦韆廠、張家坳等村以“漂洗”為主,先後有2000多人從事漂洗,僅鞦韆廠一個村,漂洗年收入過10萬的有十幾戶,個人財產過百萬的有20多家。受此啟發,鄉政府把勞務輸出作為該鄉的主導產業來抓,從勞動力培訓、用工信息指導、勞務糾紛處理、留守家庭關愛等環節入手,培育勞務經濟發展。2006年,全鄉勞務經濟收入3000萬元,占全鄉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立體養殖。2005年,東沖畈村4組林志生在朋友的指導下養了50多頭牛,牛糞養菇,菇渣養魚,年收入5萬多元。受此啟發,胡家河、七里沖等村民眾紛紛效仿,形成鴨——魚共養、豬——魚共養的立體養殖模式。2006年底,全鄉特色養殖大戶13家,年收入50多萬元。
科教文衛
2006年,全鄉共有在校學生2521人,完小3處,教學點12處。共有教職工154人。從2000年開始,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後投資900多萬元改造平湖中學,投資300多萬元新建紹博國小,投資300多萬元改建東沖畈國小;有幼稚園2處。
從1985年到2006年,衛生醫療條件逐年改善。全鄉中心衛生院一處,村衛生室和醫療點23處。自2005年開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開始覆蓋農村,參合人數達到95%。
村鎮建設
自90年代中期開始,拉開平湖集鎮建設,到2001年,逐步建成了南北長約600米、寬100米的平湖中心集鎮。200
3年拉開了粉壁坳、東沖畈中心村建設,逐步形成了以平湖集鎮為中心,輻射粉壁坳、東沖畈兩個村的“一心兩翼”的城建格局。2005年完善了平湖集鎮路燈配套建設。2006年完成平湖集鎮路面改造和黃家垸小區建設,城鎮格局逐年拉開,規模逐年增多。截止2006年,集鎮常住人口3000多人。筆架山
景區內以揚眉峰為中心,以險峰、奇石、古松和杜鵑等景觀為特色,以雲海和日出為奇觀,來此一游,可大飽眼福。特別是在這裡可以觀賞罕見的“十里杜鵑林”,它綿亘在這17里的山峰的峰脊上,每年暮春初夏,群花怒
放。綿亘的十七峰的峰脊上,杜鵑成林,組成了一條杜鵑廊。這裡的杜鵑獨具特色,全部是大樹,一般都有六、七米高,最高的有十多米,樹徑一般在五、六十公分之間,最大的達一點二米。而且杜鵑品種眾多,計有猴頭杜鵑、雲綿杜鵑、井岡杜鵑、鹿角杜鵑、紅毛杜鵑、小葉杜鵑、江西杜鵑等二十六種。由於高山氣候,加上杜鵑品種繁多,筆架山杜鵑林盛花期也較長,從每年四月上旬一直到五月底,花開一個半月,盛花時節架山成了一望無涯的花海,紅花、紫花、黃花、白花、還有三色相繼的花,競相怒放。上暮春初夏時節,是賞杜鵑的最好季節。筆架山的特大型台灣松群落別有一番情趣。松齡一般百至千年。由於年深日久,樹身飛滿銅錢厚的蒼苔,蟠乾虬枝,樹冠偃伏如蓋,顯得老態龍鍾。有的出於懸崖,有的出於石縫,有的凌空欲飛,有的盤根錯節,造型古拙,韻味無窮。筆架山的山峰也頗具特色,如天燭峰、巨象峰、孔雀峰等。天燭峰是一座上百米高的圓柱體巨石峰,座部有一塊七、八米高的平石柱托住,像一個燭盤,頂上有一株小樹,狀若已點燃的燭芯,輕風佛過,小樹搖曳,如同閃爍的燭光。天燭峰後是巨象峰。它的一部分在河中,中間有空隙,仿若巨象的前足,另有如蒲扇似的在耳朵和入水的長鼻,活靈活現,酷似一正在飲水的大象。在巨象峰百米之遙處還有一孔雀峰。它形同即將開屏的孔雀,曲伸喙,遍布的綠樹像翡翠的羽毛,後部還曳著一條長長的尾巴,頂部叢生幾棵小樹,又像孔雀的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