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樂

平湖樂

《平湖樂》是由王惲所創作的一首元曲,以樂景寫哀情,用反襯的手法,表達出了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作者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採蓮人懷念故鄉之情思。前段寫他鄉之美,但“終非吾土”,點出歸意。

原文

平湖樂 詩詞平湖樂 詩詞
作者:王惲 
采菱人語隔秋煙。
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
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譯文

采菱人隔著朦朧的秋煙在互相說著話,水波靜靜地如同橫在那裡的白色絲絹。到手的美麗景色不要輕易放走,共同沉迷於其中,在畫船里歡笑著是因為女子嬌媚的面容。江山確實漂亮,但終究不是我的故鄉,詢問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故鄉。

作者簡介

王惲畫像王惲畫像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

相關信息

元詞名《小桃紅》,取無名氏詞[宜插小桃紅]句也;亦名《採蓮詞》,取《太平樂府》[採蓮湖上採蓮嬌]句也。雙調四十二字,前段四句兩平韻、兩協韻,後段四句一協韻、一平韻王惲安仁雙鬢已驚秋。
更堪眉頭皺。一笑相逢且開口,玉為舟。
新詞淡似鵝黃酒。醉扶歸路,竹西歌吹。人道是揚州金人小令,猶遵古韻,以本部平、上、去三聲協者。若元詞此調,則依《中原音韻》平、上、去、入四聲,別部北音,無不協矣。詞與曲之分,正於此辨之。 後段第一句,王詞別首[淩波幽夢誰驚破],幽字平聲。《太平樂府》詞,後段第三、四句[詩籌酒令,不管翠眉顰],酒字、不字俱仄聲。其餘平仄,見下所采二詞。又一體 雙調四十二字,前段四句兩平韻、兩協韻,後段四句三協韻、一平韻張可久飛梅和雪灑林梢。花落春顛倒。驢背敲詩暮寒峭。路迢迢相逢不滿疏翁笑。寒郊瘦島。塵衣風帽。詩在灞陵橋此與王詞同,惟後段第二、三句,多協兩韻異。按張可久《小山樂府》十二首,後段第二、三句,莫不協韻。如[紅衫舊腔,花鈿新樣,封寄柳枝娘],又[今番瘦了,多情知道,寬盡翠裙腰]是也。喬吉詞[春風告示,梅花資次,攢到北邊枝],又[蒲葵策勛,桃花風韻,涼滲小鳥巾]亦然,但腔字、勛字用平韻,小異。又一體雙調四十三字,前段四句兩平韻、兩協韻,後段四句一協韻、一平韻。
王惲採蓮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
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