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2016年1月1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19號)批准撤銷平江鄉設定平江鎮 。
行政區劃
2011年,平江鄉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54個自然寨;
2015年,經過撤併村後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分別為:平江社區、懷來中心村、八瑞中心村、滾仲中心村、巴魯村
地理環境
平江鎮地處東經108°17″—108°25″北緯25°56″—26°03″,平均海拔312米,森林覆蓋率為68.9%,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1300毫升,無霜期306天,常年氣候溫和,濕度宜人,是旅遊休閒的一塊寶地。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至今在德臘村仍生長有與恐龍時代共存的被譽為“植物化石”的梭欏樹群。
全鎮耕地面積7927畝,其中:田面積6889畝,土面積1038畝。是以苗、侗、水、瑤等多民族既聚居又雜居且分散居住的鄉,是州委、州政府確定的“兩山”扶貧重點貧困鄉之一。
該鎮物產豐富,盛產優質水稻、西瓜、冰糖橙、臍橙、山核桃、板栗、楊梅、香菇、木耳、冬筍、小烏骨香雞、小個子黃牛等地方土特產品;民族文化原始古樸、源遠流長,有享譽中外的民族民間臘染、刺繡、蘆笙等獨特民族工藝品,還有古樸典雅、蜚聲歌壇的侗族大歌、苗族飛歌以及風情獨種的侗族“六月六”節、滾仲“苗王”節,原始生態民族風情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
經濟發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領導班子解放思想,團結奮進,開拓創新,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以“搶抓‘兩高’機遇,建設生態文明,促進農民增收”為主題,開展“夯實兩個基礎,打造兩個特色,實現三大突破”為載體的主題實踐活動。帶領全鄉廣大人民民眾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以沼氣生態工程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大力推廣“豬-沼-稻-果-菜”、“果-雞”等循環農業產業,提高“三沼”利用率,穩步發展優質臍橙、貢米、西瓜、早熟蔬菜四大主導產業,開發利用小香雞、香菇、木耳、竹筍等地方特色產品,大力發展原始生態民族旅遊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推進全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