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截茶稈竹

平截茶稈竹

平截茶稈竹,稈高1-1.5m,徑0.5-0.8cm,幼時 微被絨毛,老後變無毛。分布於浙江杭州。

基本信息

外觀特點

平截茶稈竹(P.truncatula S.L.Chen et G.Y.Sheng)
稈高1-1.5m,徑0.5-0.8cm,幼時 微被絨毛,老後變無毛。稈籜宿存,紙質,較節間為短,密被白色絨毛和黃褐色刺毛,頂端截平形,邊緣密被緣毛;籜舌近截形,高lmm,邊緣具長緣毛;籜目主遂毛無;籜葉三角形至卵狀披針形,直立,頂端銳尖。每節分枝l-3枚,葉片卵狀披針形,長14-33cm,寬2.4-5.5cm。

分布

浙江杭州

發展歷史

懷集坳仔是懷集茶稈竹起源地,19世紀前,原產地農民將茶稈竹作為燃料、晾衣桿、籬笆、竹椅、竹床、蔬菜棚架等使用,不為外界所知。清道光年間,坳仔一位農民將茶稈竹運往廣州販賣,被一名英國商人發現後銷往海外,距今約170年。史料記載,1925年,美國植物學家莫古里(Mcglure)慕名專程到坳仔鎮,對茶稈竹的生態環境、質地和出口情況進行了考察,並將其編入《世界竹子研究》。1950年後,懷集茶稈竹的出口量一直占全國茶稈竹出口總量的50%以上[10]。20世紀50年代,蘇聯用懷集坳仔茶稈竹製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桿,曾風靡一時,乃至國際滑雪比賽也規定用中國懷集坳仔茶稈竹製作的滑雪桿。1974年,莫古里的學生、國際地理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地理學會副主席馬丁(Martin)遵照老師遺囑,偕夫人遠涉重洋來到懷集坳仔,考察茶稈竹。回國後,在《世界竹子研究》一書中作詳盡的介紹,茶桿竹由此逐漸盛名海外。此外,2006年10月,懷集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竹子之鄉”稱號;2010年,懷集縣成功申報懷集茶稈竹地標產品保護,自2001年以來,外界不斷冠以茶桿竹“黃金竹”、“富裕竹”的美譽。坳仔和大坑山是正宗“坳仔茶稈竹”出產地,1950年懷集縣政府在坳仔、大坑山等幾個鄉鎮設立茶稈竹收購站和加工廠,過度採伐使原生茶稈竹面積縮減。1950年後,產地人們開始探索人工種植茶稈竹。20世紀80年代總結出科學的移植方法,90年代開始於坳仔、大坑山、永固和古水等地大規模增植茶稈竹。目前,縣轄18個鄉鎮和1個民族鄉均分布有茶稈竹。此外,廣寧古水和桃花等地也出產正宗“坳仔茶稈竹”。

栽培技術

當地環境為南亞熱帶氣候區,夏長冬短,熱量豐富。一年四季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為20℃,月平均最高溫為32℃,最低為12℃,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800~2200mm,相對濕度80%,雨量集中在3~8月份,霜期在12月到翌年2月。土壤發育於砂岩、頁岩的偏酸性的中土層砂質壤土,土層簿,大多數在40~80cm,腐殖質厚10~25cm。此外,產區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98%以上;蘊藏有桫欏(Alsophilaspinulosa)、省藤(Calamussp.)、格木(Erythrophloeumfordii)、樟樹(Cinnamomumcamphora)、毛紅椿(Toonaciliatavar.pubescens)等珍貴樹種,白鷳(Lophuranycthemera)、原雞(Phasianusgallus)、岩羊(Pseudoisnayaur)等珍稀動物。[1]
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摸索到茶稈竹生長特性和規律,於20世紀80年代末總結提出:生長快的多種株相連、帶土起苗、快速運輸、適當浸水、撩壕深墾、回表土、疏植淺種(大寒—清明濕潤天氣)的系統方法。1992年,坳仔、大坑山等其他地區開始大規模種植茶稈竹。茶稈竹竹鞭沿山坡向四周發展,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地下龍”,“地下龍”具有迅速擴大和恢複種群的能力。茶稈竹一般種植於坡度大於5°以上的台地、坡地及偏僻的荒地,很少將茶稈竹植於村旁、房前屋後。新種茶稈竹,立地條件選擇以符合大坑山自然條件為宜,一般撫育2~3年,6~7年後開始間伐。第一次採伐後,每隔1~2年間伐一次。茶稈竹筍期為3~4月,筍期禁止放牧、伐竹和采筍。山脊立地條件較差,水分和養分容易流失,需連續生長10年以上,合理間伐,才能提高產量和品質。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吃竹者多,養竹者少”,盲目種植,造成茶稈竹產量低、品質差。茶稈竹種植3年採收、年年間伐的報導缺乏科學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