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茶稈竹

懷集茶稈竹

懷集茶稈竹,廣東省懷集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茶稈竹因其竹色如茶而得名。茶稈竹是懷集特產,也是懷集縣培育最好的地理標誌產品。坳仔鎮的茶稈竹種植最廣、向外售賣最早,由於茶稈竹長在厘江邊的山上,當地人都稱“厘竹”。 懷集茶稈竹以其通直、壁厚、環細、堅韌、光滑、彈 性強、耐腐蝕、不易蟲蛀等特點馳名中外,被國外行家譽為“鋼竹”、“竹中之王”,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就開始進入國際市場。 2010年09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懷集茶稈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懷集茶稈竹 懷集茶稈竹

懷集茶稈竹有竹桿通直、壁厚、枝細、葉疏、節平、環細、光滑、堅韌、彈性強、不易蟲蛀、耐腐蝕等特點,有 “鋼竹”美謄;沙擦曬乾後呈淺黃色。坳仔茶桿竹性能最佳。

產地環境

懷集地理 懷集地理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處於粵西隆起帶,北部高南部低、自西北至北向東南傾斜的山地。經河水的長期侵蝕,中南部形成丘陵。西中部的石灰岩均被白堊紀紅色岩系和第四紀沉積岩覆蓋而形成盆地,並緊靠北回歸線北側。懷集縣地理位置處於南亞熱帶—中亞熱帶過度類型區,總的氣候特點是水多資源豐富、旱雨季明顯,無霜期長,光照充足,其氣候特點最適應懷集茶稈竹的生長。夏長冬短,雨量充沛,氣溫適宜,累年平均總日照時數1828.1小時,年降雨量1785.4毫米,累年平均氣溫20.8℃,無霜期310天。土壤類屬頁發育的赤紅壤,土層深厚,含有較多的有機物質和礦物質,碳氮比較窄,有良好的機械組成和物理性狀,土壤質地為中土壤—重土壤,呈酸性反應,pH值4.6左右,能為懷集茶稈竹提供充分的養分,有利於竹材纖維素的合成,故具有竹材堅韌、光滑、彈性強、耐腐蝕、不易蟲蛀的特點。懷集縣具有山水林泉、竹海清江、煙樹平疇和眾多的名勝古蹟,山區的人文景觀等,還有眾多的水庫,古建築,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它們都是豐富的資源。而且千山聳翠、萬嶺泛綠,林木種類繁多,乃廣東省山區縣中的最大平原,是稻米之鄉。中部、東南部是丘陵,是農林兩業並舉之區。東部至北部是山區,是盛產竹林所在。出產的茶稈竹(俗名厘竹)馳名海外。

歷史淵源

懷集茶稈竹生產經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據1993年版的《懷集縣誌》記載,懷集茶稈竹,自清道光年間暢銷英國市場後,客商沿懷集縣綏江而上收購,並建立竹莊專營收購和加工外銷。

清朝中葉,坳仔鎮有一位農民砍了幾捆厘竹,隨木排運放廣州街頭擺賣,恰巧被一位英國商人相中了,便帶回去做釣魚竿。無意中發現這是製作高級釣魚竿的絕好料子,於是便專以加工和行銷沙白竹及釣魚竿為業,大量收購販賣到歐美市場,厘竹從此成為世界竹子市場的搶手貨。到18世紀末,以厘竹製作的釣魚竿暢銷世界五大洲。當時,生產厘竹釣魚竿的廠家主要集中在英國和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是產量最高的時段。二次大戰後,竹材供應緊缺,大部分廠家又改用玻璃纖維製作釣魚竿。玻纖釣魚竿雖然有輕便、不怕水浸、價格便宜等好處,但缺點也不少,如彈性差、彎曲後不能復原,不耐用、容易老化變形等等,始終未能替代厘竹釣魚竿,因而厘竹釣魚竿一直不乏市場。

厘竹製品在世界市場雖早已名聲大噪,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它卻是一個隱姓埋名的“俠客”。因為最初的厘竹市場基本受外地商人鉗制:首先是香港、廣州等地竹商在厘江沿岸開辦竹莊(據載,至遲於1840年已有香港商人在坳仔開辦竹莊了),直接原地收購“沙白竹”轉賣給日本商人。日本商人則以“東京竹”為名重新包裝,然後改道東京灣轉銷歐美市場。因此,歐美地區一直稱厘竹為“東京竹”或“竹王”,其真正身份一直鮮為人知。直至20世紀初,美國農業部為了徹底弄清這神秘竹子的來歷,下令各駐外機構開展地毯式搜查。後來發現其原產地在中國,又馬上通知時在廣州嶺南大學任教的植物學教授莫古里儘快提供實地調查報告。於是,1925年秋天,莫古里與嶺南大學馮清教授一起,到坳仔大同村住了半個月,詳細考察厘竹生態、種植、加工等情況,並撰文在《世界竹子研究》上發表,正式名之為“茶稈竹”。他在文中對厘竹讚嘆不已,說厘竹是“世界上最無與倫比的竹子”、“世界最美麗的竹子”、“世界竹子之王”。至此,厘竹產品正式得以認祖歸宗,正式以“中國坳仔”為商標銷往海外。時隔半個世紀,莫古里的學生、國際地理學家、美國地理學會副主席、哈佛大學教授盧斯馬登夫婦,遵師囑,於1974年8月專程到厘江考察厘竹,並編撰出版了一本專門介紹坳仔厘竹的專著《茶稈竹》。該書彩印精裝,圖文並茂,對厘竹生態、種植、採伐、加工、銷售等情況作了詳盡介紹。

因為有莫古里師徒的不懈努力,厘竹更加飲譽海內外了,用途也在不斷拓展。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曾以塑化處理後的厘竹製作飛機油箱零部件;蘇聯人則用厘竹製作滑雪桿,使“古比雪夫”牌滑雪桿風靡一時,曾為當時國際滑雪賽事指定器材;20世紀90年代初,厘竹曾作為五大名竹之一榮登“國家名片”中國郵票上。

生產情況

2012年,懷集茶稈竹產值規模2.4億元,比2009年增長了約26%。年出口量6萬噸,年出口創匯約3600萬美元。

2014年,懷集茶稈竹種植面積達4萬公頃,生產加工企業有355多家,其中年產值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有8家。形成了以懷城鎮、坳仔鎮為中心的竹製品加工集中產業帶,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及日本、韓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同類產品的80%左右。

產品榮譽

2003年,國標委將懷集茶稈竹列為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並於2008年通過考核驗收。

2006年10月,懷集縣被國家林業部門授予“中國竹子之鄉”稱號。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銅牌 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銅牌

2010年09月0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懷集茶稈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懷集茶稈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懷集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茶稈竹。

(二)立地條件

懷集茶稈竹 懷集茶稈竹

懷集縣行政區域內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地,土層深達40厘米以上、富含腐殖質、土體疏鬆、排水良好的呈酸性或微酸性反應的赤紅壤或紅壤土。

(三)栽培管理

1. 整地:在每年秋冬季節對造林地進行清理後因地制宜地選擇全墾或水平帶墾或穴墾的方式進行細緻整地。

2. 種植時間:在種植當年的立春至春分季節雨後進行,從挖種鞭到種植的時間不超過3天。

3. 種鞭選擇和處理:在懷集縣中心產區的茶稈竹林內,挖取1年生的健壯竹鞭作為種鞭,將種鞭截成30厘米為一段,每段要有3個以上的筍芽,將來鞭一頭削成馬耳形,並作好保濕處理。

4. 種植株行距和密度:株行距2米×1.51米至2米×1.67米,種植3000條至3300條/公頃。

5. 種植方法:用斜插方法種植,即在植穴內側深達15厘米處,將來鞭一頭插入實土2厘米,斜插角度30至45,並使去鞭一頭露出地面1厘米至2厘米,最後復回細土將種鞭壓實。

6. 撫育施肥:種植當年全面鏟草鬆土2次,其中夏秋季節各1次,每株施氮磷鉀複合肥100克,到第二、三年重複撫育1次至2次,追施複合肥450千克/公頃。

7.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

(四)竹子砍伐

砍伐3年生以上生長正常的立竹。

(五)竹子加工

經沙白、曬乾、直竹、截裁等工序加工成產品。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竹稈通直、節平、壁厚、光滑、不開裂。

2. 理化指標:纖維含量≥43%,維管束長≥750微米、寬≥480微米,導管分子直徑≥115微米。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懷集茶稈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懷集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懷集茶稈竹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歷史文化

相傳,古時凡間出了位叫“衍公”的奇人,他生性愛竹,終日徜徉在竹林,以竹為伴。一年,天降大旱,河流乾涸,萬物枯焦,百業凋敝。衍公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決心為百姓做點好事。他拔起一根竹子,運起法力,驅趕巨石,準備在燕江上築起一座石壁,蓄水抗旱。此事被天神得知,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對抗天庭,犯上作亂。於是便降落凡間,把即將築好的石壁破壞。衍公功虧一簣,飲恨燕江。衍公不向天公低頭,決意教訓一下傲慢的天帝。一日清晨,衍公用竹做了支弓箭,張臂挽弓,射向天庭。竹箭挾風攜電,徑直射向玉皇大帝的金鑾殿。這天玉皇大帝恰好貪睡,尚未上早朝,竹箭直射在玉帝的龍椅背上。待玉帝上得殿來,見椅背上插著支箭,大驚失色,忙問左右是為何。太白金星拔下箭看了後說,這是一支竹稈箭,不在豫章(即現江西)在楚庭(即現廣東):金箭頭,銀箭尾,不在沙縣、在楚庭。玉皇大帝聽後,下令天兵天將到楚庭捉拿施放冷箭之人。 天兵來到楚庭地方,在肇慶懷集綏江河一帶深入厘竹林搜捕衍公。只見竹林內有個五處美髯、鬚髮飄飄,手持一根竹笛的人在出沒。天兵砍倒所有竹子,可就是抓不著那個留著長須的奇人,只好悻悻地返回天后命。玉皇大帝聽罷稟報,嘆道,這個在厘竹林出沒的不是凡人,只能是竹神啊!只好下令龍玉降雨,消彌永安的旱情。 雨水一降,一棵棵厘竹筍拔地而起,懷集綏江河一帶厘竹林又是一片鬱鬱蔥蔥,長成通直、堅韌、彈性強的厘竹,被稱讚為 “鋼竹”之美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