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平度燭竹馬 市級Ⅲ-46文化遺產名稱:平度燭竹馬
所屬地區:山東·青島·平度市
遺產編號:Ⅲ-46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平度市
遺產級別:市
概述
平度燭竹馬是流傳在平度田莊的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夜間表演時將“竹馬”的前胸和後腚放上蠟燭,故名燭竹馬。表演者騎燭竹馬,主要表現“澶淵之盟”中蕭太后引兵打仗的情景。平度燭竹馬是在竹馬的基礎上逐漸改進演變而成。據毛江令(生於公元1896年,藝名二馬)等藝人口述,燭竹馬出現於清朝前期,屬人們討飯謀生的一種手段,他們用高粱秸製作簡單的竹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討。
到了康熙年間,先後有多個村也辦起了竹馬隊活躍在關東和山東一帶,孟家村最為優秀。這樣以來,多支竹馬隊展開了競爭。竹馬從演出和道具都有所改進,在馬中方上蠟燭,白天黑夜皆可演出,便形成了燭竹馬。
平度燭竹馬一般由五男、五女表演,打擊樂伴奏。常用的隊形有“十字梅、”、“眼睛花、”“三軍戰呂布”、“結子花”、“彎彎過街”、“大姐見面”、“勾一勾”、“鍋台角”等十幾種。多年來,此種民間舞蹈時興時衰,但在當地始終保留演出隊伍和演出所需的服裝道具。遇節慶和大型文化活動,經常自發的進行演出,對當地的政治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活躍城鄉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歷史
清朝前期,平度市田莊鎮村民闖關東討飯謀生時,用高粱秸製作成簡單的“竹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討,後來他們將竹馬帶回了家鄉,在竹馬的前胸和後腚加上了蠟燭,從而變成了“燭竹馬”,並逐漸成為一種民間舞蹈藝術。然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燭竹馬”逐漸被人遺忘,道具也已多年不見。
村民討飯帶回了“手藝”
記者幾經周折在平度市田莊鎮孟家村,見到了燭竹馬的傳承人趙長德。“這個東西已經失傳好多年了。”75歲高齡的趙長德對燭竹馬情有獨鍾,老人從相框中取下了一張照片,遺憾地說:“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去青島表演時的合影,現在道具已經沒有了”。 記者從平度市文化館了解到,清朝前期,田莊鎮利家村有幾戶闖關東討飯謀生的,他們用高粱秸製作簡單的竹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討。到了康熙年間,先後有多個村也辦起了竹馬隊,孟家村的是最優秀的。平度市文化館王館長告訴記者,演員們的道具不斷改進,後來的竹馬變成了用竹蔑蒙布製作。為了適於晚間演出,在馬中放上蠟燭,便形成了“燭竹馬”。 因戰亂等導致燭竹馬時興時衰,1983年到1996年,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孟家村燭竹馬隊伍更換了整套道具、服裝,經平度文化館的舞蹈幹部的整理加工,代表平度市參加青島廣場文藝比賽、演出,多次受到青島文化部門的表彰獎勵。
民間舞蹈形式
燭竹馬是流傳在平度田莊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出現於清朝前期,屬人們討飯謀生的一種手段。
他們用高粱秸製作簡單的竹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討。燭竹馬是在竹馬的基礎上逐漸改進演變而成,夜間表演時將“竹馬”的前胸和後腚放上蠟燭,故名燭竹馬。
燭竹馬一般由五男、五女表演,打擊樂伴奏。常用的隊形有“十字梅”、“眼睛花”、“三軍戰呂布”、“結子花”、“彎彎過街”、“大姐見面”、“勾一勾”、和“鍋台角”等十幾種。
多年來,此種民間舞蹈時興時衰,但在當地始終保留演出隊伍和演出所需的服裝道具。1983年至1996年經過加工整理後的整套資料被中國文化部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山東卷)、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收入《齊魯特色文化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