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

干休

干休特指中國的一種幹部退休、離休制度。部隊干休所是指軍隊的離職幹部休養所和團職以上退休幹部休養所。一般為團級單位,設所長、政委、副所長和機關。地方管理的干休所也有科級的。與其他國家不同,在我國,無論哪種形式管理的干休所,其所有的運轉資金費用,全部來自軍費,並且在我國的軍費中占有很大比例 。

基本信息

讀音:gān xiū

(⑧乾 乾)
gān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亦作“乾與”)。森然乾霄。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乾祿。乾仕。
關連,涉及:干係。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禦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乾支。
涯岸,水邊:“河之乾兮”。
個數:若干。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乾燥。乾旱。乾枯。乾柴。豆腐乾。
枯竭,盡淨:乾盡。乾杯。
徒然,白白地:干著急。
指沒有血緣或婚姻關係,拜認的親屬:乾親。
姓。

(①②乾)
gàn
ㄍㄢˋ
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樹幹。軀幹。幹線。
做:幹事。說乾就乾。
有才能的,善於辦事的:幹才。幹員。幹練。
方言,壞、糟:事情要乾。
做搞濕
筆畫數:3;
部首:乾;

xiū
歇息:休整。休假。休閒。離休。
停止:休業,休息。
完結(多指失敗或死亡)。
舊指丈夫把妻子趕回娘家,斷絕夫妻關係:休妻,即離婚。
不要:休想。休提。
吉慶,美善,福祿:休咎(吉凶)。
助詞,用於語末,與“罷”、“了”等用法相當:歸休。
辭去官職:休官。
筆畫數:6;
部首:亻
"休"字的釋義擴展:
息止也。從人依木。庥,休或從廣。許尤切
"休"字的熱門寫法:
華文楷體

華文新魏

金文大篆體

漢儀圓疊體

漢儀白棋體

毛潤之字型

來源

孫綝行廢立事,以孫休為帝。休行至曲阿,有一老人,自稱姓乾,名休,叩頭言曰:“事久必變,願殿下速行。”休謝之。

基本解釋

1、罷休;罷手。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一折:“罷罷罷,怎干休,難分訴!”
紅樓夢》第一一九回:“知道 探春 回來,此事不肯干休。”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忽然日本國興兵犯界,清朝遣將抵禦,連戰連敗,沒奈何低首求和,銀子給他二百四十兆兩,又將東南的台灣省,澎湖群島,雙手捧送,日本國方肯干休。”
魯迅 《南腔北調集·看蕭和“看蕭的人們”記》:“蕭似乎不想多說話。但不說,記者們是決不干休的。”
2、了結。
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二折:“常言道,好人倈不長壽,這一場煩惱怎乾休!”
3、甘心罷手。
宋 晁端禮 《洞仙歌》詞:“奈何我已狂迷,怎肯乾休。” 元 張養浩 《折桂令》曲:“功名百尺竿頭,自古及今,有幾箇乾休。

近音詞

甘休 ,乾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