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

常青[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

常青,男,1957年8月出生於陝西西安,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 1991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獲工學博士學位。1999年擔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2005年擔任瑞士蘇黎世高工(ETH)建築系國際評估委員,2009年被美國建築師學會評選為榮譽會士(Hon. FAIA)。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常青的研究方向為:建築歷史與理論,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再生。

人物經歷

常青 常青

1982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建築系(工學學士);

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及自然科學史所(科學史碩士);

1991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工學博士);

1991年起,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先後任博士後、副教授。

1994年,晉升為教授。先後任建築系副系主任(1995-2003)和系主任(2003-2014) 。

1999年,擔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

2005年,擔任瑞士蘇黎世高工(ETH)建築系國際評估委員。

2009年,被美國建築師學會評選為榮譽會士(Hon. FAIA)。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主要貢獻

世紀之交以來先後主持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重大課題項目。領銜創辦中國建築院系中第一個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主持上海“外灘源項目前期研究”與概念設計、“外灘輪船招商總局大樓保護與再生工程”、“豫園方浜路保護性改造工程”、“東外灘工業文明遺產保護與再生概念規劃研究”、杭州錢塘古鎮再生設計,上海市援藏重點項目日喀則“桑珠孜宗堡復原工程”等。撰著和編著有《西域文明與華夏建築的變遷》、《中華建築志》、《建築遺產的生存策略》、《歷史環境的再生之道》、《大都會從這裡開始-南京路外灘段研究》等。主講上海市和國家精品課程,獲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獎。

主要成就

[出版著作] 文化特性與建築設計。

[出版著作] 大都會從這裡開始——上海南京路外灘段研究。

[出版著作] 建築志。

[出版著作] 建築遺產的生存策略:保護與利用設計實驗。

[出版著作] 歷史環境的再生之道—歷史意識與設計探索。

[出版著作] 西域文明與華夏建築的變遷。

[發表論文] 培養專家型的建築師與工程師——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建設初探(建築學報2009-6)。

[發表論文] 歷史語境的現代表述——上海豫園方浜中路街廓建築設計(建築學報2008-12)。

[發表論文] 杭州來氏聚落再生設計(時代建築2006-2)。

[出版著作] 宅形與文化。

[發表論文] 建築學的人類學視野(建築師2008-6)。

[發表論文] “小布達拉”的復生——西藏日喀則“桑珠孜宗堡”保護性復原方案設計研究(建築學報2005-12)。

[發表論文] 百年殘樓的復生——外灘九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外觀復原與內部整飭設計(建築學報2005-5)。

[發表論文] 略論傳統聚落的風土保護與再生(建築師2005-3)。

[發表論文] 探索風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以上海金澤古鎮“實驗”為例(城市規劃學刊2008-2)。

[科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國風土聚落保護與再生的適應性模式研究。

[科學研究]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重點歷史建築可持續利用與綜合改造技術研究。

[科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中國風土建築遺產整體保護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獲獎記錄

曾獲首屆Holcim國際可持續建築大獎賽亞太地區金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上海市和全國建築勘察優秀設計獎和上海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優秀獎等。

社會任職

常青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建築歷史學術委員會副主委;上海市政府規劃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歷史建築保護學術委員會主委。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