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約園[同名景點]

常州約園[同名景點]

常州約園是潘錫恩所建,位於潘村東北。傳說建成之後,潘錫恩不滿意,以廉價轉讓給經手建約園的潘曉樓。潘錫恩既是南河總督又兼漕運總督都是“肥缺”,捨棄一座自己不滿意的居宅,是完全可能的。他不僅在家鄉建河帥第,還在南京、蕪湖等地也有邸宅。從現在的約園來看,其規模小於河帥第。屋前有門廳,八字形大門向南,花磚門牆,白石門坊,上有矩形石額。進入門廳後有庭院和走廊,然後是一進五間的正屋,建築面積約有480平方米。正屋一字形前牆,亦為花磚門牆、白石門坊和白石門額。

大門內側上首的石額上,刻“食德飲和”四字。屋內前廳頂上有雕花藻井,兩邊一對“蟹眼”天井。堂廳3開間,樑柱粗大,屏風和板壁都很完整,堂廳兩邊共有四間正房,上有閣樓,房門和窗扇上裝斜方形小木格。房前有廊檐和天井,前面有對稱的廂房,現作廚房。堂廳屏風后有較大的“掩堂”,開門通向後院。正屋的兩側及後面,均砌有丈余高的圍牆,圍成十數畝大的花園。園內至今還有青翠的竹樹以及殘缺的花墩,可見當年一處幽雅的宅園。

杭州約園

近代有名的藏書樓

約園,沒有任何躲藏的坐落在體育場路與彌陀寺路交界處。體育場路是杭州一條相對比較繁華,東起凱旋路交界處,西至保俶路交界處,約園就在差不多最西頭。如果稍不注意,可能就錯過了這個近代有名的藏書樓,因為它被翠竹圍繞,又是和周邊房屋相融的灰色外牆,體育場路537號的門牌並不特別。但你似乎友很難錯過約園,門口的界碑分明證明著,這座已有近百年歷史的老房子作為杭州歷史文化建築的身份。

界碑上這樣刻著:約園為近代著名教育家、藏書家張壽鏞的舊居,磚木結構、青磚實疊的二層三開間西式樓房。占地1.63畝,建築面積約500餘平方米。約園也是主人的藏書樓。

張壽鏞

張壽鏞(1876-1945),字伯頌,又字詠霓,號約園,浙江鄞縣人。辛亥革命後,歷任浙江、湖北、江蘇、山東等省財政廳長,1927年10月任財政部次長。1926年創辦上海光華大學,被推為校長。這位老先生,大輩子都在做官,又有一半是在做財政的官,卻最愛藏書,據說私人藏書逾十六萬卷,也留下了《《四明叢書》》、《約園雜著》等著作,而創辦光華大學成了他最大的欣慰。 光華大學,和復旦大學一樣,在當時都是私立大學,校名也都取自《卿雲歌》。1952年,光華大學和其他高校合成了現在的華東師範大學。這位晚清舉人,肯定未曾想到他一手創立了大學最後成了國內最好的師範大學之一,培養著教書育人的老師。

約園解析

常州約園[同名景點] 常州約園[同名景點]

關於約園,在杭州官方的歷史建築介紹中,這樣詳細描述這座造型別致的建築物:園中有兩層三開間主樓、兩層兩開間輔樓各一座,中間以樓廊相連,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圍牆用黃石壘砌,樓房以青磚勾縫,青石條台階,周福昌名磚,整幢花園別墅洋溢出古韻今意,真正地中西合璧。

張壽鏞號約園,自己的房子也一律稱為約園,聽上去是個自戀的老先生。因為在各地任職,住所也便多,不僅在杭州有約園,上海、寧波等地也不缺,可惜都在滬甬兩地的均被毀。

作為私人藏書樓,約園在當時的杭州名氣不小,這似乎也影響了周邊一帶的文化氛圍。附近的書店就有曉風、南華、唐風、書林和電力書店等多家,文風不可謂不盛。

約園,終於留了下來,在作為歷史建築的改造中重煥當年的光彩,徜徉在此,仿佛看見當年張壽鏞老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在書海間翻書論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