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成祖朱棣避諱改無棣縣為慶雲縣。
地理環境
常家鎮位於慶雲縣城以東10公里,與濱州市毗鄰,轄28個社區(村),人口4.8萬,面積90平方公里。
經濟發展
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常家鎮農業生產初具產業化規模,棗林面積達9000畝,有冬棗、金絲小棗1、2、3、4、號,園鈴、無棣等十幾個品種。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擁有一區一園占地面積400畝的常盛工業園,園區內開工投產的企業有化工、紡織、塑膠、五金、通訊、機械等行業,通過了ISO9000認證的企業已達3家。園區地理位置優越,北鄰205國道,南靠省008線。
常家鎮工業基礎雄厚,1999年建立了全縣第一個鄉鎮工業園區——占地360畝的常盛工業園,現入駐企業33家,職工3200餘人,逐漸形成了以精細化工、鋼鐵製造、塑膠製品、通訊器材為主的產業體系。2008年,工業園建立了德州市第一個非公企業黨建指導站,這一模式被省委組織部推廣。
常家鎮農業資源豐富,是全市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示範鎮,2012年榮獲德州市糧食生產一等獎;林業生產特別是景觀苗木基地建設在全縣獨樹一幟,目前,苗木基地面積達8000畝;2012年建成存欄量5000頭的四柳社區肉牛養殖小區,是全縣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畜牧養殖基地;全鎮擁有兩河一渠八條溝,水庫、坑塘百餘處,小農水工程全覆蓋,農業保障能力較強。
常家鎮新一屆黨政班子成立以來,立足實際,高標定位,確立了“建設東城區,打造衛星鎮”的發展戰略,凝心聚力,銳意進取,開創經濟社會事業突破跨越創新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社會
常家鎮建有35千伏變電站三處,年供電量可達9000千瓦/時,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均位居全縣前列。
交通
馬頰河、德惠新河、國道205線穿境而過,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榮譽
近年來,獲得“全省綠化模範鎮”、“全省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民營經濟強鎮”等榮譽稱號20餘項。
古代遺址
地理位置
慶雲縣位於魯西北平原北部,地處兩省(山東、河北)三市(濱州、滄州、德州)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鹽山縣、海興縣隔河相望,東與無棣縣毗連,南與陽信縣接壤,西與樂陵市交界,位於華北、勝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連線華南華北、東北、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進京門戶”和“山東北門”之稱。全縣總面積501平方公里。東距渤海灣50餘公里,縣城距北京340公里,距濟南154公里,距德州123公里。濱大高速已經開通,濱德高速正在修建,國道205線、省道315、246線相互貫通,加上縣鄉村公路,已經形成了一個便利的交通網。
隸屬沿革
縣境夏屬兗州,商屬蒲姑(亳姑、薄姑)國,西周武王時即有姜齊無棣邑(今於家店村北),春秋時為齊國北部漁鹽之區。秦屬齊郡。漢至南北朝,縣境為陽信縣地。漢屬渤海郡,三國時屬樂安郡,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屬樂陵郡。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因古有無棣水和無棣邑,故稱無棣縣。縣治在今慶雲縣於家店村北無棣古邑,於家店古城歷經隋唐、五代、宋代前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後,除中間遷治時間外,先後為無棣縣治530餘年,為建縣之始。北宋治乾元年(1064年),縣治遷至境內保順軍城(今無棣縣信陽鄉城角、花園一帶)。元至元二年(1265年),無棣縣併入樂陵縣,1269年恢復無棣縣。隨即又割為東西兩縣,縣境為西無棣,縣治仍在原址。明洪武四年(1371年),無棣縣廢。洪武六年(1373年),縣恢復,改名慶雲,隸屬滄州。縣治遷於無棣古城西北四公里處(今河北慶雲鎮址),縣名相沿至今。自置慶雲縣,300餘年隸屬滄州,近200年屬天津府。中華民國時期又屬滄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屬山東德州,1953—1958年又屬河北滄州。1958年鹽山、慶雲、孟村三縣合併,稱孟村回族自治縣,不久改稱鹽山縣,隸屬天津市。1961年恢復慶雲縣。1964年本縣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縣城遷至今址。
境域區劃
西周時,今寧津、慶雲、無棣屬無棣邑。春秋時,今寧津、樂陵、慶雲、無棣、惠民、鹽山、海興、黃驊皆屬無棣邑。隋代,無棣縣轄今慶雲、無棣二縣及鹽山、海興、霑化毗鄰地帶。後周時,無棣縣轄今慶雲全境,無棣中、北部及霑化、鹽山、海興部分地帶。金泰和時,無棣縣轄今慶雲全境及無棣、鹽山、海興各一部分。元時,無棣縣東西分治,西部隸屬滄州,稱西無棣縣。明洪武六年(1373年)易名慶雲縣,境域即西無棣。全縣分四鄉,編戶12里。清代全境東西廣45里,南北袤55里。全縣分四鄉,轄385個村莊。民國初期,疆域面積約為560平方公里。全縣設六個行政區,轄377個村莊。抗日戰爭時期,疆域區劃錯綜複雜。1943年,疆域面積約為610平方公里,共512個村莊。1945年慶雲解放後至建國前,經與周圍縣協商,調整了縣與縣間的行政區劃及插花村與寄莊戶,疆域面積約為588平方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隸屬屢易,行政區劃分合調整繁多。至1964年底,冀、魯兩省調整行政區域,以漳衛新河(原四女寺減河)為省界,河右岸歸山東慶雲縣。到1970年,疆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全縣16個公社,381個生產大隊,358個自然村。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改鄉鎮建制。1993年8月,16個鄉鎮並為11個鄉鎮,2000年10月並為8個鄉鎮,2005年隨縣城面積的擴大,增設渤海街道辦。至今疆域未變。
河流
河流縣境地近渤海,古為九河入海之區,古傳禹疏九河,本境就有 鬲津河、胡蘇河、鉤盤河、馬頰河四條。胡蘇河、溝盤河今已淤塞殆盡。
西橋牧笛
西橋,即棗園橋,現今在慶雲境內,跨於今無棣鎮與慶雲常家鎮,在慶雲、無棣兩縣接壤的馬頰河上;東南銜接青坡路,是登、萊、青、三府赴京的要衝。1484年(明成化十三年),兩縣協建木橋三孔。此後相繼增築磚石,並於兩端修建馳道。清嘉慶年以後,由私人捐資,多次有協修,夾道種柳千株。海豐縣知縣毆陽大勛,贈慶雲縣橋工張志賢等以匾額,題曰:“後先繼美”。橋邊河畔,蒼松翠柏深處有王公祠,祀死於“土木之役”的明戶部尚書王佐。夾道綠柳楊翠柳,兩岸谷浪菽濤;橋下清流潺潺,魚游蝦戲,桻上行人絡繹;笠影幢幢,牧笛聲悠,逸與端飛,一派昇平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