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流行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的藏巴哇、洮硯、柏林三個鄉,是一種融說、唱、跳為一體的藏族民間古老的歌舞形式。當地藏族稱巴郎鼓舞為“沙目”,其表演的場地稱“沙目”場,它具有既祭祀又娛樂的雙重內容。

簡介

巴郎鼓舞 土族民間舞蹈。巴郎鼓舞流行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的藏巴哇、洮硯、柏林三個鄉的藏族民眾中,屬於古老的藏族民間歌舞形式。巴郎鼓舞一般在春節期間的農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表演,自正月十六日起,復將巴郎鼓高高供起,留作來年再用。當地藏語稱巴郎鼓為“沙目”,其活動場所叫“沙目場”,又把正月期間演出巴郎鼓舞的日子叫“曼拉節”。

形式

夜幕降臨時,當地的土族民眾喜歡手提盞盞紙糊的紅燈籠,由各村寨匯集到廣場上,圍繞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種短把鼓)舞,以慶人壽年豐。舞者右手持

 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

鼓,左手提燈,在戛爾巴 (領舞者)帶領下,搖鼓擺燈,邊歌邊舞。眾人先圍篝火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繞三圈,舞蹈動作或平緩優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躍、旋轉等技巧。舞罷,隨口哨聲的指揮,節奏漸緩,舞步漸慢,隊形變為男女二排,舞者原地扭動,鼓與燈則輕響輕擺。接著男女對唱,其歌詞是問答太陽星辰一類之詞。歌罷,舞者又搖鼓擺燈圍篝火旋轉起舞。歌舞如此反覆,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參加。黑夜裡盞盞紅燈猶如閃閃紅星,圍繞著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變幻莫測,十分美妙,深受民眾喜愛。

相關內容

到節日時,各個村寨由男性老少組成“沙目隊”,除在本村跳唱外,還要到鄰村趕“曼拉節”,進行交流。

起源

關於“沙目”的起源,當地有段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這裡連年大旱,顆粒不收,鄉親們只得殺牛宰羊祭祀至尊的山神,乞求神靈降下甘露,拯救蒼生。當鄉親們虔誠地跪伏在山神拉卜載前苦苦祈禱時,山中隱隱傳出一陣鼓樂相伴的歌聲,優美動聽。他們默默地記下了曲調和鼓點,回去後,便製作了一種鼓面直徑約一尺、帶長把、能搖動發響的雙面羊皮鼓,兩邊各垂吊有打結的繩索。然後,人們在寨子中心的場地上點燃一堆篝火,即興跳唱起來,將祈求神靈的心愿用歌聲表達出來。他們至誠的舉動感動了神靈,天上降下了甘露……
從此,為了來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每年的農曆正月里都要跳唱巴郎鼓舞,過“曼拉節”;每個村子都組織了“沙目隊”。

表演內容

表演開始前,“沙目場”中心燃起篝火,擺放桌椅板凳,這是年長者的位置,他們負責掌管活動。年輕人倒茶斟酒,跑前跑後忙個不停,孩子們嘰嘰喳喳滿院子瘋跑,一派節日景象。天近黃昏時,全村人都到齊了,由一執事宣布表演開始。“沙目隊”圍著篝火,搖著巴郎鼓,翩翩起舞。先唱序曲《及柔》,接著跳《苦松加里》,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各跳三圈,是為互致問候;之後邊跳邊唱《沙樓梅婁》,意為“沙目”正文開始。以下依次是《春芽撒》 、《春柱》、《尼給刀羊》等。歌詞內容有慶賀豐收、互道節日愉快的祝辭;有歌頌家鄉自然美景、好人好事的;也有針砭時弊的;有的則是猜迷式的“盤歌”。就這樣一直唱到夜闌更深,雄雞報曉,東道主即將“沙目隊”請進本村最寬敞的大廳里,各家則將豐盛的節日食品及青稞酒端出來款待客人。這時主人代表又舉起酒杯唱問《龍夠》、《撒瑪魯》(飯歌)、《扎瑪魯》(酒歌),客人也立刻以歌回答,彼此對唱,高潮迭起。
節日期間,本村出嫁的老少姑娘均返回娘家,與家人和鄉親鄰里歡聚一堂,跳起《阿尼桑》舞,唱著《湯卡》曲,興高采烈地過大年。
晨光熹微中,主賓復聚“沙目場”,舉行告別儀式,跳《蓋路》,互祝來年豐收吉祥。至此,一個村的“曼拉節”結束了,“沙目隊”又積極準備,趕去鄰村過“曼拉節”。
巴郎鼓舞粗獷健美,具有鏗鏘勁健的節奏感和濃郁浪漫的地方民族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