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巴爾幹三部曲創作年代:現代作者:奧麗維亞·曼寧作品體裁:小說
內容概要
1939年,在開往羅馬尼亞的東方快車上,哈麗雅特·普林格爾和蓋伊·普林格爾夫婦邂逅了一名要去特里斯特的德國難民。這名德國人丟失了錢、車票、護照和簽證,因此被移交給身份辨認官員,而這些人就把他趕下火車,很可能會把他送回納粹德國,送回險惡的命運中。哈麗雅特和蓋伊新婚不久,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布加勒斯特,蓋伊已得到該市國立大學的教職。在火車裡充滿敵意的氣氛中,他們也像那名德國難民一樣感到萬分孤獨。他們要投奔的羅馬尼亞已是向法西斯主義滑落的腐朽帝國;當地的黨衛軍最終會奪權,德意志和義大利軍隊也即將跨過邊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大背景下,哈麗雅特和蓋伊個人命運的深層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在第一部《風雲際會》中,作者賦予普林格爾夫婦以相反的性格特徵。哈麗雅特理智、政治保守,也有些冷漠。蓋伊則外向,政治開明,常常感情用事。蓋伊攜妻子在布加勒斯特安居下來以後,親西方總理阿曼德·加里內斯庫遭暗殺,泰克·艾奧內斯庫繼位,後者暫時鎮壓了黨衛軍的活動。正當蓋伊全身心投入他在大學裡的工作並為排演莎士比亞的名劇《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積極準備時,羅馬尼亞政治形勢發生了分裂。哈麗雅特發現在布加勒斯特交朋友很難。她覺得相處最舒服的是蓋伊的同事克菜倫斯·勞森,後者宣稱對蓋伊非常崇拜,同時又對哈麗雅特產生了浪漫之情。克萊倫斯稱蓋伊是聖人,指責哈麗雅特總期望丈夫就範於中產階級婚姻生活的觀念,因而毀壞了他的完美。蓋伊導演的《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公演那天,巴黎陷入德軍之掌。這真是具有諷刺意味的巧合。
第二部《被毀的城市》:羅馬尼亞的政治形勢進一步惡化,而哈麗雅特也為對蓋伊的信任以及自己為婚姻生活的獻身感到茫然。既然不能分享他對工作的熱情,她要么離開他,要么就與他一起逃離羅馬尼亞到其他處重新生活。蓋伊在他們的住處收藏了一名羅馬尼亞軍隊的逃兵,名叫薩沙·德魯克,是猶太人。哈麗雅特常與他在一起打發時光,並漸漸地,放棄了她的英國道德觀和社會優越感。她甚至開始同情在羅馬尼亞和希臘避難的雅基莫王子,這位王子的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愛爾蘭人,他的性格與哈麗雅特的偏狹和自我中心主義頗為相仿。不久,黨衛軍奪取了政權,卡羅王辭位,其子米歇爾即位。德國人已做好跨入羅馬尼亞國界的準備。在一次黨衛軍大搜捕中,躲藏在普林格爾家中的薩沙被抓獲。正當德軍開始向前推進時,哈麗雅特離開布加勒斯特前往希臘,想在雅典為蓋伊找到工作。第三部《朋友們與英雄們》:普林格爾夫婦已到達希臘,又重新體驗了在羅馬尼亞已經歷過的亡命國外的生活。初到雅典,他們感到離戰爭遠了。蓋伊找到了一份教職,但由於種種原因,他與名義上司格雷西總無法安然相處。直到平克羅斯伯爵被戰爭困於希臘,擔任了該校董事之後,蓋伊才當上主要講師。隨即,他又全身心投入英文課的準備工作中。他對希臘共產主義產生了興趣,又在考慮排演另一出話劇。他想到的劇目是莎士比亞的《奧賽羅》,這是個頗具諷刺意味的選擇,因為其時,哈麗雅特已結識了查爾斯·沃登少尉並已傾心於他。哈麗雅特最初認為沃登是個浪漫英雄,就像那些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聯繫在一起的、步入標誌死亡的戰壕的詩意形象。但是,當他試圖引誘她進入感情與性的漩渦時,她才看清他是個多么自私、狹隘和貪婪的人。相反,蓋伊卻是寬宏的,他對她被沃登吸引表示同情;丈夫的愛終於使哈麗雅特回到了他的身邊。她發現了她的婚姻中感情支柱的價值。夫婦二人決定離開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到非洲去主活。愛情的堅定使他們感到安全,也讓他們充滿希望地準備迎接非洲風光。當德寇鐵蹄踏過希臘邊界時,普林格爾夫婦乘上最後一批逃難船,從雅典駛往開羅。
作品賞析
《巴爾幹三部曲》是奧麗維亞·曼寧的代表作,也是非常著名的戰爭文學作品。英國小說家兼評論家安東尼·伯吉斯認為《巴爾幹三部曲》是描寫二戰時期歐洲戰事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曼寧的作品不同於伊夫林·沃的《換了戎裝》(1952)、《軍官與紳士》(1955)和《無條件投降》(1961)三部曲(即《榮譽之劍》),她描寫巴爾幹半島的戰爭風雲,既不用喜劇的口吻,也不採用追溯的方式。她不像伊夫林·沃那樣,用戰前的生活與戰時生活進行對比。她的關注點總是她當時生活的年代。另一方面,儘管她在處理人物關係時,也不乏諷刺和喜劇性,但她不像伊夫林·沃那樣傷害他們。評論家們說,《巴爾幹三部曲》的成就在於,曼寧在如此之長的創作中,表現出了卓越的駕馭敘述的能力。而這些創作非常重要的主要原因卻是,它們抓住了歷史上這一獨特的時間和空間,並使它們合理地存在了。羅伯特·彼得森在分析《巴爾幹三部曲》的寫作技巧時說道,哈麗雅特與蓋伊的關係變化正喻示了社會政治風雲變幻的連續性。曼寧在處理這一重大主題時,主要運用了敘述視角的變化,在每一部作品中,角度略顯不同。她在每部作品裡,都嚴格把第三人稱全知全能的視角限制在某一個或某幾個中心人物的意識中,然後再以陪襯人物對照他們,以表現中心人物的能力和局限。在《風雲際會》中,第三人物敘述者進入了哈麗雅特與雅基莫夫王子的頭腦中,王子是哈麗雅特在這部書中最主要的陪襯人物。在《被毀的城市》結尾部分,曼寧又把視角從啥麗雅特那裡移向蓋伊的頭腦中,以表現哈麗雅特正經歷著一場精神崩潰。她對他們處境危險的預感越來越強烈,蓋伊決定儘早把她送往希臘。在第三部中,曼寧又把敘述者推給哈麗雅特,使她對丈夫的理解變得較為可信。查爾斯·沃登上前線以後不到一星期,英國士兵的後撤使哈麗雅特相信沃登已死。蓋伊安慰她,她終於感到了丈夫對他們婚姻的奉獻,這就是非常深刻的。曼寧所採用的敘述手法,使三部曲中許多小角色的塑造也頗為鮮明突出。雅基莫夫聯繫的羅馬尼亞貴族、布加勒斯特的英國僑民以及在雅典準備上前線的英國士兵都是個性鮮明的人物。曼寧有一雙細緻的眼睛、聰敏的耳朵,因而她作品中的人物並未經她幫助便會呼之欲出。她尤其擅長塑造一系列可愛但卻軟弱的小伙子,以做蓋伊的陪襯。第一位是克萊倫斯·勞森,他既崇拜蓋伊,又與他的妻子發生愛情。勞森的形象後來在第三部中又分裂成本·菲利浦、查爾斯·沃登和艾倫·弗雪溫。菲利浦是個空談馬克思主義者,他滿足了蓋伊內在的關於政治的對話。哈麗雅特更是在幾個人物中尋找著與丈夫的對比。在三部曲中,視角的輪換建立了一種複合眼光的小說模式,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就是以這種模式來考察他們各自的處境的。比如,在《被毀的城市》將近結尾時,視角向蓋伊的轉換,就使哈麗雅特的情況得以客觀地傳達。同時,這使曼寧能夠站在蓋伊的角度描寫故事的發展,也使讀者看清了哈麗雅特對丈夫的理解是多么不完全。三部曲是一部婚姻的畫卷,這場婚姻經受了政治、軍事和社會各種衝突的風雲變幻。曼寧用普林格爾夫婦的故事揭示了生活的重要性,揭示了人性情感的價值以及忠貞的寶貴。彼得·斯特勞布曾評價道:普林格爾夫婦所經歷的連續不斷的毀滅——巴爾幹的毀滅、普林格爾夫婦舊價值觀的毀滅以及他們對別人依賴的毀滅——實際上,都是所謂的“浪漫(即愉悅的意義和愉悅的結局)可以控制生活”這種觀念的毀滅。真正能夠控制生活的是非浪漫的、不可逆料的和無法確定的,這在曼寧的三部曲中表現出極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戰爭時期無論以什麼方式生活,都只能是使生活延緩。他又說道,在現代小說中,這種寓意是最為獨到的。變化成為不可預料,而機會卻可能把握;任何浪漫幻景都要對更為黑暗的現實負責。當小說結束時,其中的人物不再是小說的,虛構的,也不再是歷史性的。
作者簡介
奧麗維亞·曼寧,英國小說家。1908年出生於普茨茅斯,父親是海軍軍官,母親是愛爾蘭阿爾斯特省人。曼寧的童年是在中產階級無憂無慮的生活中度過的。她曾受教於私人教師,也在美術學校學習。20歲過後她來到倫敦,先為彼得·瓊斯公司當打字員,每周掙15先令,後又油漆家具,然後又轉為麥第奇集團做圖書推銷業務。她與斯蒂維·史密斯的友誼就是在這時期開始的。1937年,她的第一部小說《風變》出版了。就在德國法西斯宣戰的前幾天,她與R.D.史密斯結婚。史密斯當時是英國議會的演講人,後來成為出色的無線電製作人,又先後在阿爾斯特新大學和薩里大學作教授。奧麗維亞陪伴他到布加勒斯特任職,從那裡他們又轉道希臘。就在德國人把他們的萬字旗掛在雅典衛城上的前兩天,史密斯夫婦被疏散到埃及。奧麗維亞當上美國駐開羅使館的出版官員,1941年至1945年又在駐耶路撒冷的公眾信息辦公室作出版助理,並同時為英國議會工作。這一段經歷對曼寧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戰結束後,面目全非的家鄉戰士和她病弱的身體使她開始面對現實,創作了不少優秀的小說,成為英國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失蹤者中間的藝術家》於1949年出版,接著又出版了《愛之教育》(1951)和《不同的面孔》(1953)《維納斯的鴿子》(1955)。最著名的作品是發表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巴爾幹三部曲》(《風雲際會》,1960;《被毀的城市》,1962;《朋友們和英雄們》,1965)。其後還創作過《雨林》(1974)和《利萬特三部曲》。奧麗維亞在倫敦北部聖約翰森林居住多年。1949年她獲湯姆·加倫榮譽獎,1976年被評為不列顛帝國資深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