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式建築

巴洛克式建築

巴洛克式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概述

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德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斯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

建築特點

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
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徵:

第一,炫耀財富。它常常大量用貴重的材料、精細的加工、刻意的裝飾,以顯示其富有與高貴。

第二,不囿於結構邏輯,常常採用一些非理性組合手法,從而產生反常與驚奇的特殊效果。

第三,充滿歡樂的氣氛。提倡世俗化,反對神化,提倡人權,反對神權的結果是人性的解放,這種人性的光芒照耀著藝術,給文藝復興的藝術印上了歡快的色彩。完全走上了享樂至上的歧途。

第四,標新立異,追求新奇。這是巴洛克建築風格最顯著的特徵。採用以橢圓形為基礎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築形象產生動態感;又或者把建築和雕刻二者混合,以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錯落及形式構件之間的某種不協調,引起刺激感。

代表建築

巴洛克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就已顯示出巴洛克風格的萌芽。隨後他的兩位學生G.de維尼奧拉和G.delle波爾塔又完成了被認為是從樣式主義轉向巴洛克代表作的羅馬耶穌教堂。17世紀初,C.馬代爾諾建造了羅馬聖蘇珊娜教堂。該教堂大致仿效耶穌教堂,即在內部突出了主廳和中央圓頂,加強了中央大門的作用,但比例更為高峻雄偉,門面的細部安排層層曲突,愈近中央大門愈明顯。建築的立體塑形複雜多變,動態強烈。此外馬代爾諾還擔任了對聖彼得大教堂的內部改建和門面建築設計,使其更符合巴洛克風格。巴洛克建築的代表人物是G.L.貝尼尼和F.博羅米尼。前者的代表作是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祭壇設計的聖彼得法座,作者巧妙地將聖徒、天使和聖靈之光與建築相結合,使其更富有熱烈奔放的巴洛克特徵。後者的代表作有四泉的聖卡洛教堂、聖伊沃教堂等,在這些建築中,他運用凹凸多變的曲線和多種幾何形體的複雜交錯,使建築從整體布局到細部安排都能獨出心裁。另外,彼得羅·達科爾托納、C.拉伊納爾迪、小M.倫吉、C.豐塔納等在他們的影響下,也設計了許多巴洛克建築。

威尼斯聖瑪麗亞大教堂,在義大利北部,B.隆蓋納設計了威尼斯的聖瑪麗亞教堂,G.瓜里尼則設計了都靈的聖洛倫佐教堂和聖辛多內禮拜堂。傳播於歐洲各地的巴洛克建築,又與當地的建築特點相結合,從而形成各自的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