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思八文 概述
使用情況: 自1269年起,在整個元朝版圖內廣泛使用。作為官方文字一直用到北元時期,後漸消亡。使用場合主要是官方文書,包括旨書、牌符、官印等,還用於書籍出版。八思巴字雖然成了死文字,但它對其它文字產生過影響。例如篆體藏文襲用其字母形式,朝鮮15世紀的訓民正音的基符也來源於八思巴字。
字元結構: 一般是輔音+元音,輔音+元音+輔音,上下疊加。
書寫規則: 自左往右、自上而下書寫
詞不連寫
音節與詞之間無界限
元音字母的獨寫形式均屬合體,包括字頭符、音符、連線符三個部分。
元音字母的合體形式有詞首形式和非詞首形式的區別。
行文中沒有聲調符號
書寫單位是音節,在同一個音節的組成要素之間用專門的符號——連線符相連線。 元音a不設專門字母,以字首輔音字母后與其它元音字母對應的零形式表示元音a。
信息處理:
內蒙古大學開發有八思巴文字的信息處理系統
文獻樣品
八思巴文主要用於官方文書,包括旨書、牌符、官印等,也用於書籍出版。以下為其文獻樣品舉例。
1. 薛禪皇帝牛年(1277/1289)聖旨
2. 蒙古字韻
3. 元至順間(1330-1333)建安椿莊書院刻本《事林廣記》百家姓影印件
參考文獻
1. 照那斯圖.八思巴字和蒙古語文獻·Ⅰ.研究文集Ⅱ文獻匯集[書].日本東京:處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刊行,1990、1991.
2. 照那斯圖、楊耐思.蒙古字韻校本[書].民族出版社,1987.
3. 照那斯圖.元八思巴字篆書官印資料輯存[期刊].文物資料叢刊1997:(1).文物出版社,1977.
4. 照那斯圖.蒙古文和八思巴字元音字母的字素分析[期刊].民族語文,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