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總面積16.7平方公里,共有28個村民小組、12個自然屯,有人口565戶、2449人。2006年以來,巴平村在榮獲“自治區文明村”的基礎上,堅持以人為本,把爭創“全國文明村”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動“三個文明”建設齊頭並進的有效措施,加快推進“文化村、小康村、生態村”建設步伐,先後投入200多萬建成了上街、下街、拉勇3個1000多平方米集圖書室、娛樂室、游泳池、表演舞台、籃球場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文化廣場,滿足了村民活動的需要。為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風尚,該村充分發揮老年協會、組織協調協會、業餘文藝隊等民間組織的作用,有計畫地開展籃球比賽、文藝表演和節慶日文化活動,還多次邀請貴州省獨山、荔波兩縣周邊村民聯合舉辦以”共謀和諧、維護穩定”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創建跨省區文明通道品牌。2007年巴平村老年協會被評為“全國村級先進老年協會”,榮獲“全區優秀業餘文藝隊”、“全區交通安全文明村”等殊榮。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榮譽稱號。巴平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蓬勃開展,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圍繞做大做強“巴平特米”支柱產業,以“水稻+油菜”的發展模式,打造油菜花節,發展旅遊觀光農業。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巴平村為中心的油菜種植基地,基地面積3000多畝,每年油菜花開時節,都吸引了區內外上千遊客前來賞花。2008年全村社會生產總值2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0元。目前全村68%的農戶住上樓房,完成村道硬化4.8公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擁有拖拉機、汽車110輛,手機2001部,電視普及率達100%,民眾的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實現了“經濟發展、村民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團結友善”的良好局面,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一顆璀璨的明珠。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9畝(其中:田34畝,地45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8畝,主要種植桐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100畝,其他面積0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無)路燈。全村有10戶通自來水。有1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3.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5公里。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4畝,有效灌溉率為43%。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9戶,共鄉村人口121人,其中男性66人,女性55人。其中農業人口121人,勞動力81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彝族118人,漢族3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人,占人口總數的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0人,參合率99%;五保戶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9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40%;畜牧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4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頭,肉牛8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20%;第二、三產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47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19%),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4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7%。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說全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安龍堡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3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人,其中小學生4人,中學生2人。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有固定資產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9人。共有團員19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基礎設施薄弱,農產品難以銷售。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發展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