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教育
摘要
在伊斯蘭瑪巴德還建立了一所國立技師培訓學院,在胡茲達爾、奎塔等地建立了多所工程技術學院。大學撥款委員會加強和改善了大學的學術活動,全民教育委員會負責組織和檢查全國的掃盲工作,一些政府和非官方組織在全國開辦了若乾掃盲中心。1983—1984年,在喀拉蚩、白沙瓦和拉合爾還建立了伊斯蘭教中心,這些中心除開設傳統的伊斯蘭學和學位課程外,還以當代科技作為選修課程,這是使伊斯蘭教與當代科技發展趨勢相結合的重要嘗試。“六五”計畫期間還建立了一個伊斯蘭教育中心,以進行系統的宗教和道德教育。
正文
巴基斯坦教育有悠久歷史,可追溯到公元 7世紀伊斯蘭文化在印度次大陸的興起。傳授伊斯蘭《古蘭經》的學校,可以說是巴基斯坦最早的學校。18世紀初,巴基斯坦淪為英國殖民地,教育殖民地化。1947年獨立,1956年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71年制訂了1972~1980年的教育政策。1978年又宣布了新的教育政策,強調巴基斯坦教育應遵奉伊斯蘭教的原則和民族文化傳統,適應本國社會經濟的需要和要求,促進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各級各類教育的教育內容應符合《古蘭經》和伊斯蘭教教規的教導。傳統的伊斯蘭學校得到承認和支持,並逐漸制度化。教育行政 1973年巴基斯坦憲法視教育為社會改革的最有效和最有力的工具,規定了聯邦教育部的職責範圍。聯邦教育部設總務、學校、計畫、課程和研究 5個司,與各省教育廳密切合作,執行國家教育政策。省教育廳設總務、計畫和課程(包括師範教育)3個處。各級學校的行政和管理,全由省教育廳負責。聯邦教育部在制訂政策、與政府其他各部特別是財政部計畫司保持密切聯繫方面,要保證使教育計畫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巴基斯坦的教育經費主要由各省負擔,聯邦政府重視教育,也不斷增加教育撥款。1970年巴基斯坦全國教育經費為789907盧比,到1980年這十年間則猛增至 4619071盧比。聯邦政府還成立了由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組成的國家教育委員會。這是一個自治、獨立、非政府性質的諮詢機構。這一機構起智囊團的作用,它有權評價政府的教育政策、計畫和成就,並對教育計畫和課程的改革提出建議。
學制 巴基斯坦現行學制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3個階段。初等教育5年;中等教育7年;高等教育階段大學本科4年,然後是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生院教育。 ①初等教育。巴基斯坦建國後,普及初等教育是歷次教育會議和教育計畫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普及初等教育還未能實現。1980年學齡兒童入學率為56%(其中男生比率較女生為大)。國小流生問題比較嚴重,流生率達59%。初等教育的發展,在男女、城鄉和各省之間很不平衡。1972年全國文盲率達73.3%。
②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階段分為中間學校 3年,中學2年,高中2年。1980年10~16歲兒童入學率達18%。傳統的中等教育注重書本知識,為畢業考試和升學作準備。1972年以來逐步進行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措施之一是實施農業技術教育,把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結合起來。六至八年級設定農業技術教育的新課程,九至十年級開設職業課程。
③高等教育。巴基斯坦在獨立前僅有一所旁遮普大學,獨立學院26所。獨立後高等教育進入發展的新時期。1977年共有大學15所、獨立學院261所。但在發展高等教育時,沒有相應地發展中等教育。大學本科學生讀文科的比率較高,達60%。70年代末以來,巴基斯坦政府大力改進高等教育,充實大學和獨立學院的圖書資料和實驗室,增加儀器設備,在一些大學,建立重點學科中心,開設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生課程,如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海洋生物學、固體物理、地質等;建立區域研究中心和套用研究中心,設立高等教育研究院;培養高等學校師資,並對高等學校教師進行在職培訓;實行大學、研究機關和政府間人員的流動,密切學校與社會的聯繫,並注意組織各大學之間師生互相訪問等,交流學術情況和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