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早期人們管南傳佛教叫“小乘”佛教,引起部分南傳佛教徒的不滿,後有人提出稱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有歧視之嫌。另有學者認為大乘佛教所標榜的普度眾生在南傳佛教中也存在,故建議將中國佛教分為三大語系佛教,即:人數最多的“漢語系佛教”、流傳在西藏蒙古地區的“藏語系佛教”和奉行南傳上座部思想的“巴利語系佛教”。這種分法在最近幾年逐漸被大家所認同。
11世紀初傳入德宏,首建“雷奘相”(今瑞麗市芒約佛寺);14世紀中晚期麓川王思倫法皈依佛門後得到大發展,傣族、德昂族已多數信奉此教;14世紀末,阿昌族的“傣撒”支也改奉此教。清初僅芒市地區就有62座木結構瓦頂佛寺。普遍信奉此教的民族有傣族、德昂族及隴川阿昌族,但受戒信徒僅占信教民眾的五分之一,且多為五旬以上長者。2004年全州有巴利語系佛教寺院642所;佛塔26座;僧侶1353人,其中法師59人,比丘84人,比丘尼20人,沙彌29人;居士1161人;信教民眾36.29萬人。
佛教簡介
德宏巴利語系佛教分為“擺奘”、“朵列”、“潤”和“左底”四個教派。其主要不同點是持戒的程度不同,並由此造成信眾的日常生活方式也互有殊異。“擺奘”,意為“佛寺中佛節最多的教派”。1036年從緬甸撣邦傳入瑞麗,首建芒約佛寺。其主要特點是:佛寺建在村寨 中的熱鬧地段,村民可以自由出入佛寺;佛節較多,最典型的是做“帕嘎擺”;佛寺建築、造像多受漢地佛教影響;有“沙彌尼”(尼姑),住在佛寺一側的尼姑奄;僧侶的袈裟可用毛尼縫製,出門可騎馬、乘車;僧侶還俗比較自由,離婚者可出家,並可晉升為長老;信徒戒律較為寬鬆,可養豬雞。故多數人皈依該教派。潤是泰國教派,1751年從清邁傳入潞西,傳教的長老叫左密滅。其教義、教規與擺焋基本相同,但無尼姑。“左底”,系巴利語,意為“閃光的寶石”。15世紀中葉從緬甸傳入德宏,是四派中教規教儀最嚴的一派,故有人稱它為佛教中的“極端派”。其主要特點是:全派僧侶組成一個大團伙,統屬一位長老率領,過著全體一致的苦行僧生活;僧侶團伙無固定的居住地,常流動遷徙,不住寺院,而在距村寨較遠的僻靜處另建僧團住宅營地;平時除教長可出入佛寺外,通常“山門”緊閉;僧侶除披一件袈裟外,不許再穿其它衣物,也不能使用被褥;僧侶出遠門,只能步行和乘船。信徒嚴守五戒,家中只準飼養牛、貓和一隻報曉雞,供佛只用鮮花,禁止賣火柴、刀具、繩子、扁擔等可以致人死命的忌物。朵列教派於1751年從緬甸傳入德宏,規教儀與左底基本相同,信徒特戒僅次於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