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工時是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小時即為一個工時。工時的具體含義,根據情境的不同,可有幾種情況:對於任務,是指完成任務所需的人員總數;對於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給資源的工時量;對於資源,是指為完成所有任務而分配給資源的總工時量。
工時:由一位合格的操作工人完成該工作所需要多少時間來定義,它包括三個方面:
1. 過程時間,如測試、加固等
2. 基本時間,及手工工作的時間
3. 個人因素產生的時間, 如心理疲勞,個人生理疲勞等
工時的衡量通過以下幾項手段獲得,如秒表法,MTM衡量法。衡量工時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是研究勞動和生產能力的標準
2. 可以改善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3. 可以作為管理人員決策的依據
工時的統計指標
反映工時的 統計指標一般有:
1、日曆工時,表示報告期全部可以利用的時間(包括公休和 假日時間)。
2、制度公休工時,指國家(或 企業)規定的公休,節假日中職工應休息的天數之和。
3、制度工作工時,指國家規定職工應工作的工時,即每天8小時或每周40小時。
4、停工工時,指職工在規定的工作小時內,由於某種原因(如動力不足、檢修設備等,未能工作的工時,與職工停工後被調作其他非本職工作或非生產性工作的工時數。
5、缺勤工時,指職工按規定應參加工作,而由於本人原因是(如疾病、產假、事假等)沒有參加工作的工時。
6、非生產工時,指執行國家、社會義務,或經企業確定從事其他社會活動,而未從事本企業工作的工時。
7、加班工時,指職工實際工作的小時數,包括加班工時、因公出差到企業外工作的工時,職工臨時被調動從事其他工作的工時。
工時的計算方法
1、出勤工時:為實到人數與每日 標準工作時間數(8小時)之乘積
2、受援工時:為接受支援人數與實際支援時間之乘積
3、加班工時:為加班人員與加班時間之乘積
4、實勤工時:出勤工時+受援工時+加班工時
5、除外工時:為當日非發生於生產之工時
6、生產總工時:實勤工時—除外工時
7、異常工時:為當日因各種因素造成生產部無法正常生產而耗費的人工工時。
8、總標準工時:為當日生產之各產品入庫總數與各產品之單一標準工時之乘積之和。
9、異常工時:將影響當日生產所發生之狀況分別填寫實際時間
10、除外工時:將當日發生於生產中無法抗拒之工時,分別填寫實際發生之工時。
11、生產工時:為當天生產此工令所發生的實際工時。
12、差異工時:為產出標準工時與生產工時之差
生產效率=總標準工時\生產總工時×100%
總標準工時=產出數×單一產品標準工時
工時管理概述
工時管理主要是員工個人工作統計管理功能,生產管理人員可以詳細地、逐項活動地查看生產和即時勞動力數據,特別是活動級勞動力信息,輔助生產管理人員利用從車間獲得的效率數據,實時監控生產流程,並在提高生產率,控制勞動力成本方面制訂科學的企業決策。
標準工時
標準工時,是指在一定標準條件下,以一定的作業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項作業所需的時間。
·一定標準條件----(通過方法研究後確定的)環境、設備、夾治具、材料…
·一定的作業的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動作、操作布置、姿態….
·合格且受有良好訓練的作業員----操作者必須是一個合格的工人,而且該作業必須適合他做;操作者對該項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須受過完全的訓練。
·正常的速度----操作者工作時生理狀況正常,不能過度緊張,也不能故意延誤。
其它相關
標準工時之套用
1.效率管理
效率是對標準時間達成程度的指數,標準時間決定之後,管理人員必須在標準時間內完成作業。
2.設備能力
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必須依據標準時間作計算分析,以作為設備購置之依據,及採取適當之應變措施。
3.設備計畫
透過標準工時及設備的產能,將整廠的設備作最佳的安排。
4.人員及負荷計算
生產計畫擬定後,可依據標準時間計算所需之人工小時及所需人員,而且前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期負荷的情況都需依據標準時間來計算。
5.標準產能計算的依據
依照各產品的標準工時,將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各產品的標準產能。
6.生產計畫進度安排
依照標準工時來安排各產品的生產進度。
7.日程管理
製造部門依據標準時間計算出應生產的產品數量,安排人員設備的配置、日程計畫、生產管制等工作,以達成要求的數量。
8.人機配合的計算
依據標準時間,方可適當安排人員及機器的配置,以減少人力的浪費。
9.生產線平衡的計算
生產線上各工作站若配置不當,會造成瓶頸及過多空閒時間而造成浪費,需在標準時間適當地安排工作。
10.人員計畫
將標準工時所計算出的產能來安排工作人員,在將全廠的人員來排定計畫。
11.工作方法的改善
將各單元的標準時間予以計算出來,作為改善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作為改善前後的比較。
12.作業指導訓練的標準
在現場生產單位的作業指導訓練中,標準工時是其各作業單元效率的依據。
13.工作績效評估及獎金計算
實施獎工制度必須籍由標準時間來衡量工作績效,才能公平合理計算獎金。
14.新產品的開發
新產品的開發,可依據舊有產品單元標準時間來預估所需要的成本。
15.人工成本計算
標準時間為直接人工成本計算的基本數據。
16.訂定產品價格的參考
標準工時可將產品一部份的成本計算出來,再加上其他因素,可作為產品價格的參考。
分類
中國勞動法規定的工時制度有三種,即標準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和 不定時工時制。根據《勞動法》和《 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國務院令第174號)的規定,中國目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這一標準工時制。有條件的企業應實行標準工時制。有些企業因工作性質和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準工時制,應保證勞動者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標準工時制度,且符合條件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對於實行 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企業應當根據標準工時制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勞動定額或其他考核標準,以便安排勞動者休息。其工資由企業按照本單位的工資制度和工資分配辦法,分別以月、季、年等為周期, 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 延長工作時間並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 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如果在整個綜合計算周期內的實際平均工作時間總數不超過該周期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總數,只是該綜合計算周期內的某一具體日(或周、或月、或季)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其不超過部分不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和完成勞動定額情況計發。對於符合帶薪年休假條件的勞動者,企業要安排其享受帶薪年休假。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 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的職工,企業應根據《勞動法》第一章、第四章的有關規定,要保障職工身體健康並充分聽取職工意見的基礎上,採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輪休調休、 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工時的管理
目前國外流行工時管理,能夠將工時核算成成本,降低風險,國內外比較流行使用的是一個叫GTimeSheet的軟體進行管理,能夠與打卡機一塊使用,是web的並且多達八個國家的語言,放到網際網路上全球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