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工時
含義:標準工時是在標準工作環境下,進行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時間。標準工時的制定方法有多種,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標準工時=標準作業時間+輔助時間
標準作業時間由工藝過程決定,主要為直接增加產品價值的人工/機器時間消耗。對標準工時的降低只能通過工藝改善和輔助時間降低。
標準工時制定
直接觀測法
即使用秒表(也叫碼錶)進行直接測量的方法,通常選擇一般熟練員工在正常環境下作業,進行時間測量;秒表測量也有多種方法,可以選擇使用多次測量,也可以選擇連續測量;既定時間標準設定(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 PTS)法 它是將構成工作單元的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基本動作,對這些基本動作進行詳細觀測,然後做成基本動作的標準時間表。. 1.模特法,即將人體的各種動作分解為21種基本的動作,制定標準工時的時候,將員工作業的動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對應的動作,並根據對應動作相對應的時間來制定標準工時,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動作單元時間為0.129秒,可以根據熟練度等條件不同而加以調整;
2.簡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 Work Factor ),BWF也是將各種動作分解成基本動素,基本單位為BU,每個BU的時間為0.06秒,每個動素為5個BU,通過將員工動作分解為BWF中的基本動素,以制定標準工時。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幾種方法之外,還有MTM(預定動作時間標準法)、WF(工作因素法)等其他的標準工時制定方法。這是指理論上的方法,實際上制定標準工時的方法可以靈活運用,比如有新機種需要制定標準工時是,可以參考以往的相似機種來制定標準工時。標準工時主要用於
(1)作為部門和人員的考核標準;(2)安排生產加工任務;(3)與實際值比較不斷調整修正標準工時。標準工時的局限性在於,沒有任何兩個人、兩台設定和工作環境是一樣的,因此標準工時只是一個參考值,在反覆從事相同工作的流程性企業或崗位有意義,對以項目為主導的企業和單位不適用。 標準時間的管理用途·發現並消除作業性能底下的損耗時間和非運轉損耗時間
·測試各種作業方法的優劣後,改善作業方法、工器具、設備等等
·評價設計及製造方式的改善程度
·作業人員培訓的基礎水平及評價
·測試作業人員、監督人員的成果,並進行評價
·作好流水線作業等的作業量平衡
標準時間的計畫用途
·作為生產計畫的基礎(製造能力)
·作為日程計畫的基礎(製造日程)
·作為人員計畫、加班計畫、設備計畫的基礎
·作為設定標準成本、成本報價等
·外協單價的決定
寬放率的運用
標準工時與寬放率的關係式如下所示:標準工時 = 正常工時 X (1+寬放率)
寬放率=(標準工時-實測工時)/實測工時*100%
=管理寬放率+生理寬放率+疲勞寬放率
正常工時是人工操作單元工時(經過速度評比)+機器自動作業工時(不可作速度評比)的總和
寬放率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的總和:
1.生理寬放 一般取2%~5%。
2.疲勞寬放 一般取5%~20%;
3.管理寬放 一般取3%~10%
4.特殊寬放
電子製造業使用的寬放率一般取10%
標準工時之套用
1.效率管理
效率是對標準時間達成程度的指數,標準時間決定之後,管理人員必須在標準時間內完成作業。
2.設備能力
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必須依據標準時間作計算分析,以作為設備購置之依據,及採取適當之應變措施。
3.設備計畫
透過標準工時及設備的產能,將整廠的設備作最佳的安排。
4.人員及負荷計算
生產計畫擬定後,可依據標準時間計算所需之人工小時及所需人員,而且前機器設備具有多少能力,期負荷的情況都需依據標準時間來計算。
5.標準產能計算的依據
依照各產品的標準工時,將每天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各產品的標準產能。
6.生產計畫進度安排
依照標準工時來安排各產品的生產進度。
7.日程管理
製造部門依據標準時間計算出應生產的產品數量,安排人員設備的配置、日程計畫、生產管制等工作,以達成要求的數量。
8.人機配合的計算
依據標準時間,方可適當安排人員及機器的配置,以減少人力的浪費。
9.生產線平衡的計算
生產線上各工作站若配置不當,會造成瓶頸及過多空閒時間而造成浪費,需在標準時間適當地安排工作。
10.人員計畫
將標準工時所計算出的產能來安排工作人員,在將全廠的人員來排定計畫。
11.工作方法的改善
將各單元的標準時間予以計算出來,作為改善的參考依據,同時可作為改善前後的比較。
12.作業指導訓練的標準
在現場生產單位的作業指導訓練中,標準工時是其各作業單元效率的依據。
13.工作績效評估及獎金計算
實施獎工制度必須籍由標準時間來衡量工作績效,才能公平合理計算獎金。
14.新產品的開發
新產品的開發,可依據舊有產品單元標準時間來預估所需要的成本。
15.人工成本計算
標準時間為直接人工成本計算的基本數據。
16.訂定產品價格的參考
標準工時可將產品一部份的成本計算出來,再加上其他因素,可作為產品價格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