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橋明月

汴京八景之一,州橋是北宋時期東京城內橫跨汴河、貫通皇城的一座石橋,遺址在今開封市中山路中段,大紙坊街東口至小紙坊街東口之間,明朝末年因水患橋被淤埋在現地平面以下6米處左右。

歷史淵源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正名天漢橋,正對於大內御街。其橋與相國寺橋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過。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樑石榫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牙、水獸、飛雲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可見州橋是一座鐫刻精美、構造堅固的石平橋,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橋下汴水奔流,橋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兩岸店鋪酒樓繁榮,笙歌連成一片。站在橋頭南望朱雀門,北望皇宮宣德樓,中間是天街。《水滸傳》里楊志賣刀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州橋也是當時汴河上13座橋中最壯觀的一座。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晴空月正,登橋觀月的人群,紛至沓來,熙熙攘攘。人們俯瞰河面,銀月波泛泛,皎月沉底。故被譽為“州橋明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