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水庫

嵩山水庫

嵩山水庫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西南方向嵩山西側。在石河上游15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內,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汛期極易暴發山洪,冬春則幾乎年年斷流。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嵩山水庫位於嵩山西側。在石河上游15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內,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汛期極易暴發山洪,冬春則幾乎年年斷流。

旱情治理

沿岸110多個村莊,十年九旱,建國前糧食畝產僅50餘公斤。建國後雖大力開展抗旱,但在1955~1966年期間,糧食畝產始終徘徊在150~200公斤之間。1950~1970年間有12個年份因乾旱出現絕產地塊,還有44個村莊人畜用水未得解決。

水壩修建

嵩山水庫嵩山水庫
1950年夏在青石崖村東築壩建水庫,因在青石山區建庫蓄水從無先例,加之急於動工,選址不當,大壩滲漏嚴重,工程停止。1966年,縣、地、省水利部門總結經驗教訓,經周密調查研究,遷嵩山西側建庫。樞紐工程由山東工學院和縣水利局設計。從五井、城關、楊善、辛寨、營子、七賢、冶源、龍崗、堯山、楊家河10處公社調集民工2.5萬人,於同年11月9日動工,不到3個月即提前完成清基任務。1967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工地,領導幹部被揪斗,工地秩序混亂,民工保持人數不足萬人。1968年底,原工程指揮部恢復,民工增多,1969年汛期前,昌濰地區革命委員會發動昌樂、昌邑、諸城、膠縣、膠南5縣派出民工1.7萬人增援,工地民工最多達4萬人,日上壩土石方3萬多方,大壩於汛前合龍。1970年1月25日,樞紐工程竣工。水庫總庫容55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1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8.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8萬畝。水庫主壩東抵嵩山主峰西坡腳崖壁,西與副壩相接,壩長260米,高42.6米,頂寬7米,結構為粘土心牆沙殼堆石壩。副壩長285米,頂寬6米,結構同主壩。防滲斜牆,長238米,高27米。輸水洞內徑2米,全長149.6米。最大流量49.2立方米/秒。水電站裝機容量504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25萬度,溢洪道設計最大泄量1523立方米/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