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脅(崖脅)
山崖中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一》:“漢成帝鴻嘉三年,天水冀南山有大石自鳴……石長丈三尺,廣厚略等,著崖脅,去地百餘丈,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鳴,則有兵。”《漢書·五行志上》作“岸脅”。
相關詞條
-
紅脅藍尾鴝
紅脅藍尾鴝(學名:Tarsiger cyanurus)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傑、藍尾歐鴝。體型略小而喉白的鴝。特徵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
外形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生長繁殖 -
崖沙燕
崖沙燕(學名:Riparia riparia)又名灰沙燕,為燕科燕屬的鳥類,體長約11-14厘米,背羽褐色或砂灰褐色;胸具灰褐色橫帶,腹與尾下覆羽白毛,...
外形特徵 大小量度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
台灣崖爬藤
台灣崖爬藤葡萄科崖爬藤屬纖細木質藤本。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植物物種,產台灣。生灌叢中。纖細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卷鬚不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
植物來源 植物特徵 生長分布 -
張乖崖
張乖崖即張詠(946—1015)山東鄄城人。諡號忠定。亦稱張忠定 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稱。 北宋仁宗時期,士大夫們甚至將他與趙普、寇準並列,
基本簡介 人物事跡 相關記載 -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並後單位),由原I-44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和後併入的VI-並49觀音岩石窟組成,位於四川省廣元市。\n千佛崖造像是四川境...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象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象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東岸,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宏偉的石窟群。
簡介 其它 -
乖崖劍術
”張詠想了一想,道:“《霍光傳》不可不讀。 ”沈章道:“已經告過了,非但不準,反而受罰。 ”張詠道:“既是這樣,顯然是你的不是。
《劍俠傳》中原文 解讀 -
夾江千佛崖
夾江千佛崖位於樂山市夾江縣城西3公里處。這裡風景如畫,依山傍水,被稱作“青衣絕佳處”。大觀山和依鳳崗對峙,青衣江從中蜿蜒而過,形成“兩山對峙,一江口流”...
景區介紹 相關傳說 景區內容 造像 附近景點介紹 -
麥積山石窟一百二十七窟之脅侍菩薩
麥積山石窟一百二十七窟之脅侍菩薩,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東部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開鑿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以後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