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哀

箏曲《崖山哀》,又名《哭山》,客家箏曲,漢樂。如泣如訴,曲調哀惻感人。 箏曲《崖山哀》寫南宋皇朝南遷新會崖山,海戰敗於元軍,丞相陸秀夫身負帝昺悲壯投入崖海,後人寄哀思于樂。曲調清幽哀怨,痛徹激憤,如泣如訴。

樂曲簡介

箏曲《崖山哀》,又名《哭山》,客家箏曲,漢樂。如泣如訴,曲調哀惻感人。 箏曲《崖山哀》寫南宋皇朝南遷新會崖山,海戰敗於元軍,丞相陸秀夫身負帝昺悲壯投入崖海,後人寄哀思于樂。曲調清幽哀怨,痛徹激憤,如泣如訴。
南方箏派以廣東客家箏曲和潮州箏曲為代表。客家是指南宋末年,因避戰亂,由中原地區遷居至廣東梅州的大埔縣、梅縣區一帶的居民,當地人稱他們為「客家」。這些人帶來的中原地區的音樂,雖稱是「中州古調」,但因歷經數代,深受粵東地區音樂的影響,已經別有韻味,獨具一格。

藝術特色

開頭部分較多用顫音(吟音)的指法,即右手彈弦、左手在該弦上連續上下地顫動,產生吟詠嘆息的聽覺效果。樂曲中段加入《將軍令》的素材,在“哀”的同時增加壯烈氣氛。樂曲的最後部分,鏇律改變,力度增強,並重複了一遍,表現堅決的意志和奮進的心情,與前面悲傷、沉悶的曲調風格截然不同,形成強烈對比,節奏也由慢趨快,越來越快,推向高潮,最後一個放慢句結束,像長長舒了一口氣。這種形式在廣東音樂中最為普遍,可見此曲從中原流入後,溶匯了嶺南特色。
箏曲《崖山哀》和諧、動聽,既體現箏曲的“雅”感,又表現題材的憂傷感,內容與形式統一,聽眾思緒隨樂曲高低、快慢、抑揚而起伏,有強烈的藝術效果。一曲聽罷,餘音縈繞,印象難忘。
後人寄哀思以樂,以示寄託,表達了對華夏盛世的懷念。曲調悲壯,全曲4、b7運用較多,並用按音、滑音、顫音等指法彈奏,表現了一種壓抑、沉痛的情感,表達了華夏民族亡國為奴的悲慘心緒。

表現內容

據史料記載,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進入臨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謝太后率百官向元軍投降。楊淑妃則帶著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及部分大臣南下閩、粵繼續抗戰,最後在江門新會崖山建立行朝,史稱「二王南遷」。
南遷途中,抗元民族英雄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號端宗。1278年3月端宗在湛江市硇州島病逝。陸秀夫、張世傑等又立趙昺為帝,改景炎三年為祥興元年。宋少帝趙昺駐崖山期間,建行宮、軍屋,訓練士卒,製造艦船、兵器,開闢集市方便交易。各地聞訊紛紛組織義軍,運送軍糧、物資,集結官民將士20多萬人。
1277年,元軍將南宋王朝趕至今珠海至新會一帶的海上,岌岌可危的宋廷聚集了2000艘船隻浮游於這一帶。從1278至1279年,宋元軍隊在海上先後進行了甲子門海戰、十字門(今珠海橫琴島與澳門三島間的狹窄海道)海戰。期間,文天祥戰敗被俘。
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范會同副帥李恆,兵分水陸進攻崖山。張世傑作決戰計,集結千多艘船隻,四周加固戰柵,形成海上堅城。元軍幾次進攻,包括放火強攻都被打退。元帥張弘范威迫文天祥寫信招降,遭到文天祥堅決拒絕,在獄中,文天祥寫下了《過零丁洋》之千古絕唱;漢*張弘范又利用張世傑的外甥去勸降,被張世傑罵走。
正月二十二日,元軍占領崖山外圍,截斷了宋軍的糧、水補給線。宋軍吃乾糧飲鹹水,嘔吐疲乏,戰鬥力下降。二月初六,天色晦暗,風雨交加,元軍趁早、午海潮漲退的機會,李恆從北向南,張弘范從海上向北大舉圍攻。宋軍雖整天苦戰,終被攻破陣勢,艦隊崩潰。張世傑見大勢已去,混戰中又找不到少帝和丞相,便領少數戰船,乘霧突圍出海。
眼見大勢已去,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負九歲幼帝趙昺,用素白的綢帶與自己的身軀緊緊束在一起,然後跳海自盡,壯烈殉國。「後宮諸臣,從死者眾」。「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萬餘人」。
幾天后,張世傑回來尋找帝室,才知少帝已死,只好領著船隊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島一帶海面時不幸遇颶風溺死海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