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後無中國

至於“崖山之後無中華”這句話為何會演變成現在的含義,我覺得是網路上某些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功勞。 就憑這個,他也不會說出啥“崖山之後無中華”來。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崖山之後無中華”原本出自南明遺民的詩句,以崖山海戰比喻南明敗亡,哀嘆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後被一些極端民族主義者曲解為華夏文明自宋亡後斷絕。
至於“崖山之後無中華”這句話為何會演變成現在的含義,我覺得是網路上某些極端民族主義者的功勞。近代人是不會這樣認為的,他們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以排滿為目標,“日月重開大宋天”的朱明王朝應該是他們仿效的榜樣,而不是排斥的對象吧。孫中山為起義到處化緣,反清復明的洪門也是他重點籠絡的財神爺之一。就憑這個,他也不會說出啥“崖山之後無中華”來。
其原型出自於錢謙益的《後秋興之十三》: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俺銀輪哭桂花。
南明遺民有用宋元鼎革指代明清易代的習慣,崖山也頻頻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如呂留良的詩《題如此江山圖》:“其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恥。其為崖山以後耶?如此江山不忍視。吾今始悟作畫意,痛哭流涕有若是。以今視昔昔猶今,吞聲不用枚銜嘴。……”都是以宋喻明,表達故國之思,以及對神州陸沉的感慨痛惜,明著是說宋,實際是在哀嘆明的覆亡。若把用這些詩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成,將宋亡之後幾百年的中華文明一筆抹殺,無疑是對作者心思的徹底曲解。
以上摘自鳳凰網歷史頻道專欄作者蕭讓 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