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崔亞正,天津廣播影視職業學院影視動漫系系主任,高級編輯(正高級),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長期從事美術編輯和攝影工作。1988年天津首屆廣告招貼設計大賽獲一等獎。從1995年至今任天津電視台社會新聞電視記者、電視編導,拍攝專題片,記錄片數百部。
影響
其中《沙漠人家》等3部記錄片曾獲國家級二等獎,併入圍德國《國際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電影節》。《老農圓了大學夢》、《紅色電波一世情》、《天津醫生在廣西》等多部作品獲省級一等獎,所拍攝的每部電視作品在社會中均產生廣泛影響。
相關新聞
2011年3月22日,有“亞洲艾美獎”之稱的首屆亞洲彩虹獎電視頒獎禮在香港舉行。天津電視台科教頻道《中國人》欄目製作的紀錄片《沙漠人家》,在一百多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編導崔亞正憑藉該片一舉奪得最佳導演獎。日前,導演崔亞正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聊起了曾經那段沙漠深處尋人家的難忘經歷。
《沙漠人家》拍攝地在我國第五大沙漠——毛烏蘇沙漠,這是一部時長60分鐘的紀錄片,崔亞正卻用了4年時間才完成拍攝。
崔亞正是個永遠在找故事,喜歡給別人講故事的導演,採訪中他說起影片主人公殷玉珍的故事滔滔不絕,讓聽者身臨其境。19歲的如花少女被父親嫁到在沙漠深處獨居的人家,在人跡罕至的沙漠裡,清晨迎接她的是爬進頭髮里的蟲子。然而,井邊的小沙柳喚醒她綠色的希望,“寧肯種樹累死,也不叫沙欺負死”成了她的人生信念。 亞洲彩虹獎的評審一致認為該片樸實、深刻,細節動人。崔亞正則笑稱自己為了那些精彩一瞬,是燒著高香拍片子。
經典語言
紀錄片導演不能讓主人公像職業演員那樣說台詞、走位,所謂的拍攝更接近於“捕捉”,極其考驗導演駕馭現場環境的能力。為了《沙漠人家》,崔亞正拍了近30盤帶子,“編輯時很多素材沒用上。電視是門遺憾的藝術,如同手捧著水前行,你想努力留住水,可它還是會順著指縫流失。所以拍攝是在搶素材,想拍殷玉珍祈雨的場面,沒想到夏天去時真趕上了。拍她澆樹,我一邊拍一邊收音,水在沙地滲得很快,沒想到短短的幾秒鐘,就錄到一顆小水珠滴到水窪里的嘀嗒聲,特別美。”
56歲的崔亞正在台里的年輕人眼中是“獲獎專業戶”,拿過眾多新聞獎項,但彩虹獎是他的第一個國際大獎,這種認可令他特別感動。老崔說電視領域是年輕人的世界,可一聊到好題材,他又流露出創作的激情,那股興奮勁兒恐怕是很多年輕人都不及的。他說自己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曾為了一滴眼淚用掉一盤帶子,“拍紀錄片的代價還是很大的。很難,可也是紀錄片最有魅力的一點,總是在不可預知的時候拍到最精彩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