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史地文化叢書

崇文史地文化叢書

《崇文史地文化叢書》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市崇文區地方志辦公室。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天壇廣記:中國古代祭天文化約有5000~6000年的歷史。可上溯至華夏民族的幼年時期,有記載遠自三皇五帝時代,就有祭天禮儀了。考古發掘也證實古人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柴祀祭天的活動了。它反映古人對大自然、對宇宙的尊崇,也是帝王維護統治的需要。

我國自黃帝、堯、舜到清末宣統約為4500年,王朝80個,帝王550多個。他們不論是有道明主,還是無道昏君,並無一人自願放棄祭天的權力。他們提倡敬天法祖,集政權、神權於一身,把自己扮成是“天父、地母”的“天子”。祭天是皇帝地位的強化手段,所以古有“國之大者在祀,祀之大者在郊”。《左傳》有“國之大者在祀(祭天)與戎(征戰)”。總之祀天地位十分重要,事關江山、王權。發展到後來竟成為皇帝專利,甚至對天的觀測和研究工作及曆法的制定也被皇家壟斷,他人不得插手。

幾千年來,除少數帝王曾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外,大都採取在國都南郊築壇祭天。中國歷史上約有過數十個郊壇建築出現,但多已無存。明清北京天壇是最後的一個祭天的郊壇。它承繼了歷史上眾多郊壇的特色和長處,是最大、最壯麗、最完善的一個。祀典禮制也最繁瑣完備,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僅存的祭天郊壇。

目錄

天壇廣記

前言

祭天的源起與沿革

一、古人論天

(一)天是“神”,天是“百神大君”

(二)天是“物”,天是“自然”

(三)以天地為師

二、祭天的源起與沿革

(一)禮乙與祀禮儀

(二)五禮

(三)祭天源起

(四)祭天的沿革

三、封禪

四、明堂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天壇廣記

祭天的源起與沿革

一、古人論天

中國古人最初對大自然尚不能全面的科學的認知,但有了天和地的區分。“地”,是腳踏實地,能摸得著觸得到的東西;而“天”則虛空浩渺、高遠莫測而可望不可即。“天’僦所見所感,有著晝去夜來,斗轉星移,寒來暑往的變化,既可能風調雨順又可能驟雨冰雹,人可能從而得到福和利而獲農牧豐收,又可能受到災害影響並受其制約,甚至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活和生存。

限於科技水平,古人只能是對“天”感到疑惑不解,於是產生了既尊敬又畏懼,同時還想通過探索“天”的脾氣變化採取一些辦法,從而得到“天”的同情和幫助,以改善自己命運。這種心理,就是對天的崇敬、尊崇。古人心目中“天”究竟是什麼呢?

(一)天是“神”,天是“百神大君”

古人對凡能運動變化的物體,都以為和人類自身一樣,是有精神的,有意志的。於是逐漸形成了萬物有靈的認識,認為雲、雨、風、雷等自然現象分別是雲師、雨師、風伯、雷公等眾多神靈自身的不同脾氣秉性的表現,或認為這些神靈分別負責掌握這些自然現象。伴隨生產和認識的發展,又相繼產生星辰神、五星之神、北斗之神……地上也出現山、川、海、瀆等自然神,認為萬物有靈,萬物有神。還認為神也有不同分工、職責、崗位。人們只要設法和他們溝通,取悅他們,取得他們的諒解憐憫與同情,把自己的願望祈禱於他們,神就可能給人類降福免災。人們出於趨吉避凶的目的,向神祈禱,以為通過唱歌、舞蹈和美食、美酒的奉獻,與神溝通聯繫,取悅天神,就能實現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