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禮儀改革運動

崇拜禮儀改革運動 [Liturgical movement]
基督教會內19世紀和20世紀興起的一種運動,目的是創造出更符合早期基督教傳統,與現代生活更相稱的、更簡單的儀式,來鼓勵俗人(非教徒)參加禮拜儀式。這項運動開始於19世紀中期的羅馬天主教會,後來擴展到歐洲和美國的其他基督教教會。第二次梵蒂岡會議(1962~1965)建議將拉丁文的禮拜儀式轉換成用各個國家的地方語言,並改革所有的聖禮儀式。1978年信義會修改了《信義會禮拜書》,1979年聖公會採用了修改後的《公禱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