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岩柿
種拉丁名:DiospyrosdumetorumW.W.Smith
科中文名:柿科
科拉丁名:Ebenaceae
屬中文名:柿屬
屬拉丁名:Diospyros
國內分布:雲南、四川盆地、貴州西南部
海拔:700-2700
中國植物志:60(1):100
英文植物志:15:222
植物形態
高達10-14米,通常高5-6米,分枝多;小枝纖細,有時密被灰褐色或黃褐色絨毛;兩年生小枝褐色,變無毛,有不規則裂紋,散生縱裂的近圓形小皮孔。冬芽小,鈍,有絨毛。葉薄革質,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通常長2-3.5(6)厘米,寬1-1.3(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有短尖頭,基部楔形、鈍或圓形,邊緣微背卷,上面綠色,初時有短柔毛,後變無毛,下面淡綠色,在中脈和側脈上密被黃褐色柔毛,余處亦散生毛,中脈在上面微凸起,下面凸起;側脈每邊3-4條;葉柄纖細,長約2-3(5)毫米,密被黃褐色絨毛。雄花序單生,生當年生小枝葉腋,有絨毛,有短總花梗,有花1-4朵;花萼鐘形,長約3毫米,深4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2毫米,外面密被緊貼柔毛;花冠白色,壺形,長約5毫米,除四脊上有白色柔毛外,余處無毛,裂片4,鏇轉排列,卵形,長約1.5毫米,先端鈍;雄蕊16枚,每2枚連生成對,長約2毫米,腹面1枚較短,花葯長圓形,先端漸尖,花絲疏生長毛;花梗纖細,長約1-4毫米,有黃褐色柔毛。雌花單生,白色,花萼長約5毫米,有伏柔毛,4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急尖;花冠壺形,長約5毫米,四脊上有白色柔毛,4裂,裂片近卵形,長約2毫米,先端急尖,有髯毛;子房和花柱有粗伏毛;花柱4,柱頭淺2裂。果卵形,直徑約1厘米,長約1.2-1.4厘米,嫩時綠色,成熟時由黃色變紅色以至紫黑色,變無毛,頂端有小尖頭,有種子1-4顆;種子卵形,黑褐色,長約9毫米,直徑約5毫米;宿存萼花後增大,有伏柔毛,4深裂,裂片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急尖;幾無梗。
生長分布
產雲南、四川盆地(北部、西部、西南部)、貴州西南部、本種葉較小,長2-6厘米,兩面有毛,下面的毛較密,葉邊有睫毛,葉柄 短,長約2-3(5毫米。
功能用途
醫藥:【彝藥】色依哩:果和葉治肺癰,痰中帶血日久,遺精,滑精《楚彝本草》。色依哩:果實治紅崩白帶,咯血,腸風下血,遺精,滑精《彝藥志》、《滇省志》。【拉祜藥】澀米粒:果治消化系統出血,婦科出血《滇藥錄》。醫藥:葉(紫藿香):辛、澀、微苦,平。清熱,解毒,健脾胃。用於小兒營養不良,泄瀉,小兒消化不良;外用於瘡,癤,燒.燙傷。
柿科植物
柿科是喬木或直立灌木,不具乳汁,少數有枝刺。本科有3屬,500餘種,主要分布於兩半球熱帶地區,在亞洲的溫帶和美洲的北部種類少。中國有1屬,約57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