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秧歌

山西秧歌

山西秧歌種類較多,較為出名的為祁太秧歌、祁縣過街秧歌、泌源秧歌、臨縣“傘頭秧歌”、原平“鳳秧歌”、繁峙秧歌、地秧歌、燈歌等。

祁太秧歌

山西秧歌 山西秧歌

祁太秧歌又稱晉中秧歌,幾百個秧歌曲調各有特點,韻味也各不相同,有的以曲調優美 、秀麗 ,節奏舒展、抒情性強見長,如《繡花燈》、《采棉花》等;有的則以節奏緊湊、音調簡潔,似說似唱,善於敘事著稱,如《換碗》、《洗衣計》等;有的又因曲調較快、活潑,風格清新 、開朗 ,適於載歌載舞的表演,如《看秧歌》、《大挑菜》等;也有的曲調低回委婉,適於表現悲劇性的內容,如《起解蘇三》、《郭巨埋兒》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祁太秧歌”的調式非常豐富,變化形態也比較複雜,從調式的交替、轉換與綜合的方式和手法來看,也是多種多樣的,如《看鐵棍》結束在“4”音上,這在其它歌種中是少見的。

其另一特點是它歌詞的生活化與口語化。由於過多地使用生活語言,因而給人有不合轍押韻的感覺,但當它與曲調結合再加進諸如:“依兒喲、呀得兒丟 、衣打去 、晦得兒……”等虛字襯詞,結合運用當地方言演唱時,這種感覺就會立即消失。但儘管這樣,它在唱詞上的要求卻不是嚴格的 ,因而 ,有許多歌詞都和說話一樣,屬於“大白話”,如《雙喚妹》等。

祁縣過街秧歌

這種“過街秧歌”是正月“鬧紅火”時秧歌隊在街頭演唱的秧歌。它的風格特點與“祁太秧歌”基本一致,甚至有些曲調也都相同;所不同的是“過街秧歌”的曲調更為單純,演唱更加樸實,曲目不如“祁太秧歌”豐富。

泌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在沁源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舞小戲,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沁源縣是太岳區(晉冀魯豫所屬軍區)的中心,該縣的“綠茵劇團”,經常利用沁源一帶的小調編演秧歌劇,宣傳抗日,教育民眾,受到廣大軍民的喜愛,因而用沁源小調編演秧歌劇的活動遂逐漸普及起來,民眾也逐漸習慣地把它稱之為“沁源秧歌”了,“綠茵劇團”也被呼為“沁源秧歌劇團”了。至今該縣劇團仍沿用此名並保持著演秧歌劇的傳統。“沁源秧歌”的曲調,被當作曲牌用於某一齣戲時,雖然因不同的歌詞或不同的情緒 ,必然在其原型的基礎上有某些改動 ,但總起來看,它們還沒有改變小調的性質。有的戲是採取單一曲牌形式,即全劇用一個曲調唱到底,有的則採取將幾個曲牌組合起來而成為聯曲體。“沁源秧歌”的音調,具有熱情、豪放的特點。唱腔常襯以“啊、哈、喲”等虛詞。其結構特點主要是四句式的,如《趙州橋》等,二句式的極少見。有時為了渲染氣氛,活躍情緒,在四句的基礎上運用變化反覆的手法加以擴展,使曲調更加清新、活躍,從而也更加豐滿。

臨縣“傘頭秧歌”

“傘頭秧歌”產生、流行於臨縣,是一種規模大,有氣勢且極富特色的民眾性節日歌舞活動形式。秧歌隊少則三、五十人,多則一、二百人,領隊者手持一把用彩綢裝飾的花傘,被稱為“傘頭”,這種秧歌也就被民眾稱為“傘頭秧歌”了。“傘頭”既是秧歌隊的指揮,又是善於即興編創歌詞的好歌手。所唱的曲調雖然不多,但其唱詞卻是千變萬化,見到什麼唱什麼,走到誰家唱誰家,所到之處隨時皆可見機而唱,唱詞都是傘頭臨時即興編出 。有時兩支秧歌隊在街頭相遇 ,兩隊的“傘頭”就要展開對歌 。所以 ,作為“傘頭”,必須具有機警、靈活、詩思敏捷的特長,因為,他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常常是十幾秒、幾十秒、最多不過一分鐘)之內,就要即興編出既要針對性強,內容含蓄,又要語言準確且合轍押韻的四句唱詞來。這種對唱,有時是在主、客兩隊(東道主秧歌隊與被邀來表演的秧歌隊)之間進行的。在這種場合,觀眾常為那些唱詞編得好的“傘頭”歡呼喝彩,氣氛極其熱烈。

“傘頭秧歌”的曲調,一般都是方整的四句,其節奏形態多為 2/4 拍子,也有 3/8 拍子的。歌詞多為七字句式或這種句式的變體,也有十字句。

原平“鳳秧歌”

“鳳秧歌”是流行在原平的一種集體表演的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表演時男女各半,男的頭戴一頂草帽形的小帽,帽頂戴有一條既薄又窄,約長丈余,盤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頂端置一鮮艷的紅色絨球,形似鳳凰頭頂的紅翎,故當地民眾稱其為“鳳秧歌”表演時,男的身背腰鼓,女的手持一小堂鑼,邊敲邊舞。隨著舞步的節奏,帽上的竹圈前後伸縮擺動,風格別致。經過一段舞蹈後,便開始演唱,演唱的歌曲大都是詞、曲都很長的敘事歌,曲調風味特殊,既有民歌的特點,又有曲藝的某些特徵。代表性最強、最受歡迎的曲目是《過大年》。

踩圈秧歌

它的表演與曲調,基本上和“鳳秧歌”一樣 ,所不同處是 ,“踩圈秧歌”的男演員頭上不戴草帽形的小帽,更無盤成螺旋形的竹圈。

繁峙秧歌

繁峙秧歌,也叫奮地秧歌、大秧歌,是山西獨有的地方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繁峙縣境內及其附近地區。繁峙秧歌氣氛熱烈、曲調渾厚,為當地人民民眾所喜愛。

相傳,在唐朝時,我國南方已經開始流行秧歌,是勞動人民勞動時哼唱的山歌一類。到明代初年,有一位從南方來到繁峙的移民張信,把南方的這種歌謠曲調帶到繁峙、應縣一帶,每逢鄉里趕廟會,鬧紅火時,這種秧歌調便在街頭演出,久而久之,成為習俗。到了清代時,應縣白蟒神奮地有個叫張代的民間藝人,開始把秧歌搬上舞台,為民眾演唱。到清代道光年間,秧歌已在繁峙縣裡普及。鄉村里,許多村、鎮都成立了班社,演出繁峙秧歌。到一九五六年時,繁峙縣正式成立了秧歌劇團,吸收了第一批演員,使這個民間的劇種得到扶植、保護和發展。

繁峙秧歌,大部分演出劇目為古裝戲,大約有八十多個劇目保留下來,交替演出。 繁峙秧歌已成為民眾歡迎的地方戲。

地秧歌

山西還有許多種不同形式的“ 地秧歌”,如祁縣“ 地秧歌”、汾陽“地秧歌”,商城、襄汾稷山的“高調秧歌”、曲沃、萬榮等地的“跑圈秧歌”、文水的“鳳秧歌”等,它們均系節日性的歌舞活動時所唱的歌。這些大都無固定曲目 ,而是選用適合的曲調來演唱 。它們有的是風俗歌曲,其歌詞內容則多系花卉、風物或歷史人物故事等,往往以“四季”、“十二月”作為歌詞的序列。就各種“地秧歌”詞曲來看,和小調無大差別。

燈歌

“燈歌”在山西雖系“燈節之歌”,但仍屬秧歌範疇。其原因就在於在山西廣大民眾把“秧歌”、“旱船”、“花鼓”、“拉花”、“牙鼓”、“竹馬”以及其它各種形式的“地秧歌”等,均統稱為“秧歌”或“鬧紅火”。本文所指的燈歌,包括“花鼓”、“旱船”、“歌舞”、“表演唱”等。“燈歌”的題材範圍比較廣泛 ,不僅有生活題材 ,也有歷史題材。它的音調優美動聽,有些歌的曲式結構比較龐大,歌詞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長短句等格式。且多以“五更”、“四季”、“月令”、“數字”等來鋪陳歌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