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蒼籽

山蒼籽

本種木材材質中等,耐濕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家具和建築等用。花、葉和果皮主要提制檸檬醛的原料,供醫藥製品和配製香精等用,如檸檬醛為合成紫羅蘭酮和維生素甲的原料。種子含油約40%,為工業上用油。全株可入藥,有祛風、散寒、理氣、止痛之效,主治感冒或預防感冒,果實入藥,稱“畢澄茄”,可治胃寒痛和血吸蟲病。果及花蕾可直接作醃菜的原料。此外據江西興國民眾反映,山雞椒樹與油茶樹混植,可防治油茶樹的煤黑病(煙煤病)。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8⑽米;幼樹樹皮黃綠色,光滑,老樹樹皮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枝、葉具芳香味。頂芽圓錐形,外面被柔毛。葉互生,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3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被薄的白粉,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6—10條,纖細,與中脈在兩面均凸起;葉柄長0.6—2厘米,無毛。傘形花序單生或簇生於葉腋短枝上;總梗細長,長6—10毫米;苞片4,堅紙質,邊緣有睫毛,內面密被白色絨毛;每一傘形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約1.5毫米,密被絨毛;花被片6,寬卵形;雄花中能育雄蕊9,花絲中下部有毛,第三輪雄蕊基部的腺體具短柄,退化雌蕊無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近球形,直徑4—5毫米,無毛,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果梗長2—4毫米,先端稍增粗;果托小淺盤狀,徑約2.5毫米。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5—9月。

Litsea cubeba (Lour.) Pers.山雞椒 Litsea cubeba (Lour.) Pers.山雞椒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叢或疏林中,海拔100—2900米,對土壤和氣候的適應性較強,但在土壤酸度為5—6度的地區生長較為旺盛。

分布範圍

中國除高海拔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以南部地區為常見。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西南直至西藏均有分布。東南亞及南亞各國也產。

分類系統位置

生物 Vitae[三域系統]

真核域 Eukarya[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Cronquist系統]

木蘭亞綱 Magnoliidae[Cronquist系統]

樟目 Laurales[Cronquist系統]

樟科 Lauraceae[Cronquist系統]

樟亞科 SubFam. Lauroideae[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木姜子族 Trib. Litseeae Mez[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木姜子亞族 Subtrib. Litseineae[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木姜子屬 Litsea[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木姜子亞屬 Litsea Subgen. Litsea[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落葉組 Litsea Sect. Tomingodaphne[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山雞椒 Litsea cubeba[Engler系統的樟科Lauraceae]

中藥

山蒼籽 山蒼籽

學名:蓽澄茄,山雞椒Litsea cubeba(Lour.)Pers. 樟科木姜子屬植物的乾燥成熟果實

別名:澄茄《南州記》

毗陵茄子《開寶本草》

畢茄《本草求真》

山番椒、野胡椒、香柴子、過山香、土澄茄、滿山香、木築子皮《中藥大辭典》

豆豉姜、臭樟子、美辣傷、肥壯《新華本草綱要》

山胡椒、山蒼子《中藥志》

性味:性溫、味辛、微苦、氣香。無毒、入肝、胃、腸經。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理氣、殺蟲解毒。

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炎、中暑腹痛、感冒、急性乳腺炎、疥瘡、皮膚瘙癢、風濕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痛、跌打損傷、肋間神經痛、胸痛、預防蚊蟲叮咬。

成分藥理

蓽澄茄含揮髮油,內L-蓽澄茄烯(L-cadinene)、鄰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anthranilate)、甜沒藥烯(bisabol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3-蒈烯(Carene-3)、丁香油酚(eugenol)、香茅醇(citronellol)、甲基水楊酸酯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