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機構
根據山東財政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官網資料,該院擁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三個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學科)和計算機套用技術(校級重點學科)兩個碩士點。下設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套用、系統結構、信息工程、電子商務五個教研室,實踐教學部和計算機基礎教學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兩個省部共建的基礎實驗室,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金融信息工程兩個研究中心,網路與信息安全研究所以及管理決策與商務智慧型實驗室、應急聯動系統實驗室、網路信息安全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套用實驗室等八個專業實驗室。
教學理念
學院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以教學改革和教學評估為動力,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目標,有計畫、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學科專業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依託學校的財經學科優勢,依靠國際交流合作,經過多年發展與歷史積澱,逐步形成以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財經管理知識融合見長,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促進學科專業發展為強,以服務財經管理部門為主要面向,以培養掌握計算機先進技術和財經管理知識的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為目標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01月17日,學院有教職工60人,其中專任教師47人;有教授8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8人(另有兼職碩士生導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其中博士後2人),在讀博士學位的教師9人。碩士以上學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0%以上。財政部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形成了一支以青年教師為主體、年齡和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
根據山東財政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官網資料,該院教師在《管理科學學報》、《計算機學報》、《軟體學報》、《電子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業教材10部,獲省廳級獎10餘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科學基金項目5項和省部級課題20餘項。學院還專門設立“青年教師科技發展基金”,鼓勵和支持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進行創新實踐,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交流合作
學院積極與國內外高校、學術機構及IBM、Microsoft、SAP、NEC、浪潮等國內外知名IT企業開展交流與合作。該院已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阿肯色州立大學計算機系、加拿大Regina大學計算機系、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軟體學院等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先後有多名教師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參加學術交流、講學或研修,並選拔優秀學生赴海外留學。
一 與國外著名高校的交流合作
截至2008年1月19 日,學校以歐、美國家為主,與14個國家和地區的33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開展了包括合作辦學、學者互訪、互派留學生、合作科研、聯合培養、資料互換等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學院已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阿肯色州立大學計算機系、加拿大Regina大學計算機系、英國龍比亞大學計算機系等機構建立長期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該院與英國龍比亞大學計算機系 建立了“3+1”的本科合作培養模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與英國龍比亞大學計算機系、美國阿肯色州州立大學計算機系在研究生教育與培養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建立教師、學生的定期互訪制度。
二 與國內著名高校的交流合作
學院自1993年建系以來,就非常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軟體學院、上海軟體服務中心等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選派優秀研究生到復旦大學進行訪問學習,學習周期至少為一年,形成校際互訪制度;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原則,以培養高素質軟體人才為目的,與同濟大學軟體學院聯合培養軟體工程碩士。
三 與研究機構、著名企業的交流合作
與浪潮集團、齊魯軟體園、華為公司等故國內著名企業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成立計算機軟體人才培養基地,並以協定形式固定下來。同時積極開展和IBM、SAP等國際著名企業的合作,聯合IBM建立“山東財政學院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研究中心”,與SAP合作成立“山東財政學院-SAP中國SAP BUSINESS ONE研究中心”。
人才培養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設立了大學生創新科技基金,與濟南市信息產業局、NEC、浪潮等企事業單位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加強對學生套用能力的培養。2007-2009年間,已有53名優秀大學生參與學院教師的12項科研課題,數百名同學在參加的由全國、省市和學校舉辦的各類科技及外語大賽中獲獎。
該院秉承“厚基礎、高素質、重創新、套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出數千名計算機與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為國家和山東省的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學生畢業一次簽約率一直在85%以上,畢業生考研率達20%,就業單位包括各級政府機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財政、稅務、銀行、郵政、電信、信息技術公司等中外合資、獨資企事業單位。畢業生以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踏實的敬業精神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學院領導
發展規劃
(2006年1月-2010年12月)
山東財政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經濟信息管理系成立於1993年,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發展積累,目前已擁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電子商務三個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兩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在校生達到1200人。
與國內同類學科相比,本學科點的優勢在於:山東財政學院在財稅務、金融、國際貿易、企業管理等經濟領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這為我院的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財稅、金融、管理等經濟領域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為實現財政學院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的發展目標,結合本學院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學院今後未來五年的學科發展規劃。
(一)學科建設
致力於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的並行發展,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財稅金融及管理科學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重點發展面向電子政務與電子商務的計算機套用與信息管理技術。
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創造條件。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商務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新增信息安全等1-3個本科專業。
建立合理的科研創新體系。構建1個研究中心(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研究中心),3-5個研究所(如:智慧型信息處理與決策支持研究所、網路信息安全研究所、知識工程研究所、軟體工程研究所),及若干個專業研究室和實驗室。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科研組織與管理制度與規範。
爭取至少1個二級學科成為山東省重點學科,爭取至少1個研究機構成為省級研究中心/研究所/實驗室。
(二)科學研究
積極跟蹤國際國內學術前沿,圍繞國家特別是山東省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突出套用研究。探索多種對外合作的科研方式,吸引高層次優秀人才,承擔較多的高層次科研項目,培育較多的高水平標誌型科研成果,努力實現科研工作的新突破。
確定3-5個科研主攻方向,組織學科骨幹爭取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出一批具有省內甚至國內領先水平的標誌性成果。在1-2個方向上達到國內領先地位。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達到300篇以上,其中被SCI、EI和ISTP等重要檢索機構檢索的達到40篇以上。出版專著和教材不少於10本。
積極爭取各類項目資助,並在此基礎上力爭獲得國家、山東省、濟南市科技進步獎等各種獎勵。爭取取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自然科學基金至少3項。爭取實現年科研經費達到100萬元以上。
高度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爭取取得一批有較大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為山東省和濟南市經濟的發展和山東省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此外,實行科研項目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有效的科研工作評估體系和監督機制,進一步規範科研管理制度。對完成的科研項目,學術專著、論文等,給予獎勵。
(三)師資隊伍與環境建設
實施人才戰略,針對性的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堅持結構合理和精幹高效的指導思想,從國內外引進高層次的優秀人才和學術骨幹。重視現有教師隊伍的穩定、提高,同時積極從各個途徑引進切合本院發展所需的人才。
到2010年,學院教師總數(含兼職)達到80人,其中教授20人(含兼職教授和特聘教授5-10人),副教授30人(含兼職副教授5-10人),講師30人。教授中博士生導師3-5人。副教授以上的教師隊伍中,擁有博士學位者不少於60%。爭取有一批教師在一些重要學術機構中任職並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從2006年1月1日起,新進教師必須滿足國內“211”大學或國外著名大學畢業且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等基本條件。
兩年內,在國內聘請5-10名兼職或客座教授,從國外聘請3-5名在國際學術界有一定影響的外籍兼職教授(流動編制),保證每個主要研究方向擁有1-2名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作為本學院的兼職或客座教授,以帶動學科在高起點上快速發展。
大力推進硬體條件的改善,積極爭取優良的教學和科研實驗條件。辦公室面積達到人均10平方米,專業實驗室面積達到500平方米,專業資料室超過100平米。不斷培育和增強學院的自我發展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待遇,解除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後顧之憂。
(四)人才培養與對外交流
按國家需求和學科發展設定教學內容,遵循科學與技術、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教學改革和不斷創新,使學生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系統專業知識,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良好的創新意識。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優秀人才,為學校贏得良好信譽。建立從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直至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培養管理科學與技術領域,計算機技術領域和軟體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到2010年實現在校研究生總數達到80-100人。
密切跟蹤IT領域國際學術前沿,注重國際、國內學術交流,積極發展同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外大學以及港、澳、台地區大學、以及各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的聯繫,從著名高校或企業聘請知名教授、企業家短期講學或工作;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鼓勵並創造條件選送教師到國外或國內有關專業作短期學術訪問;加強和校內其他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通過學術互訪、共同研發、聯合培養研究生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外的交流與合作。力爭主辦一到兩次較大規模的國際學術會議或者有重要影響的相關全國性學術會議。
(五)國際合作與校企聯合
學科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關係到教學、科研和學院的整體發展,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也是學院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關鍵。在學科基礎建設方面,從實際出發,科學定位,發揮優勢,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堅持創新,與學校其他學科交叉,從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中培植學科增長點。
以“力爭發展成為高水平特色學院”為目標,努力開展與國外學術機構、國際組織和企業的合作與交流。與國際IT巨人IBM公司、Microsoft、SAP等建立長期穩定的電子商務合作夥伴關係,合作開展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等領域的套用研究。
學院將力爭與齊魯軟體園、浪潮集團等眾多有實力的企業與組織緊密合作,與國外有影響的大學、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的戰略性夥伴關係,在師資培養方面和學生交流方面進行合作。通過與國際組織和國內外工商界保持緊密廣泛的合作與聯繫,在吸納先進管理實踐經驗和資金資助的同時,也為企業界不斷輸送未來的信息管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