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職能
《山東科技報》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報宗旨和方向,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傳播生產技術,宣傳致富典型,倡導文明新風,為全省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山東科技報》在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幫助農民增收,推進我省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紙媒
《山東科技報》以廣大農民民眾為主要服務對象,堅持面向農村、面向生產、面向民眾,以創新的精神不斷改進調整版面與欄目,辦出特色、辦出優勢,切實增強實用性、權威性、指導性。不斷完善辦報考核機制,建立了讀者評價、專家評價、企業評價與評報小組評價相結合的評報機制。進一步加強了與農業部門、涉農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加大報紙的信息量與時效性。開展對讀者開展法律、信息、技術等多形式的信息服務,以實、實用、實效為主要特色,大力普及套用技術,推廣科技成果,宣傳科技知識,傳遞科技信息,引導農民科技致富。同時注重強化品牌意識,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加強自身媒體推介,擴大品牌宣傳,以樹立在“三農”報刊中的龍頭形象,做大做強品牌,辦報質量不斷提高,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據中紀委、省紀委糾風辦2006年報刊發行調研結果,在所有“三農”報紙中,《山東科技報》是老百姓反映最好的.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其前身是《山東科學小報》,1959年1月1日在濟南創刊。1979年1月1日改為《山東科技報》,原為4開4版,周刊,1988年改為周2刊。改為《山東科技報》後,向國內外發行,發行量大增,1985年曾達235萬份。1990年發行量穩定在20萬份以上。報社架構:報社形成了“一報”、“兩刊”、“一掛圖”的媒體結構,對城鄉市場形成了立體、交叉覆蓋。除《山東科技報》外,科技致富嚮導》雜誌是中國農技協會會刊,為“全國科教興村計畫”唯一導刊。《項目與市場》雜誌面向城鄉市場,招商經濟類專業雜誌;由本報承辦,省財政廳、省科協主辦的“科普村村通”宣傳掛圖覆蓋全省各行政村。另外,報社還承擔了山東農技協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全省開展農技推廣、技貿合作、技術培訓、職業教育等。
該報以全省農民和科學愛好者為主要讀者對象。其辦報宗旨是,面向農村,面向生產,面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和套用技術,傳遞科技信息,推廣科技新成果,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該報一版為要聞版,以報導山東科技界重要活動、科技成果、提供商品生產信息、指導農民科學種田為主,辟有《山東科技新聞》、《當前農事》、《信息》等專欄;二版為種植業版,以介紹種植業新經驗、新技術和提供優良品種信息為主,辟有《種植新經驗》、《良種》、《專家農民一席談》等欄目;三版為養殖業和鄉鎮企業版,辟有《獸醫站》、《水產》、《工藝與技術》等欄目,四版為綜合版,設有文藝副刊、《文摘》和《為讀者服務》等專刊、專欄。該報創辦初期負責人是彭西庚,現任總編輯為賈延漪。
電子報
《山東科技報》由山東省科協主管主辦、山東省農信聯社聯辦,創刊於1959年1月,是山東省發行量最大、覆蓋面廣、權威性高、有廣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綜合性科技報紙,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輿論陣地,也是廣大讀者最為信賴的農業科技媒體,多次榮獲全國“十佳科技報”、山東省“十佳報紙”稱號。辦報理念:以深度關注和傳播現代農業科技,支持涉農企業和相關行業發展,指導農民科技致富為辦報理念,以經濟的視野對農業各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的關注和報導。
市場定位:立足三農,面向社會,全面涵蓋了種植、林業、畜牧、水產、加工等各種產業鏈以及農資、種業、機械、化工等以這些產業為基礎的涉農企業和消費、醫療、文化、就業培訓等相關行業消費者,以及基層黨委政府、協會、科研院所、農村經濟技術合作組織等,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價值、專業的媒介工具。
讀者定位:《山東科技報》全國發行,山東市場為主,發行量40萬份,讀者定位為社會主義農村新農村中廣大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各類民營、城鄉合作經濟組織中的中高層經營管理者,以農業為主要研究服務對象的科研院所、基層黨政領導和村兩委負責人等,大多數讀者以男性、中青年為主。
主要內容:政策解讀、種植天地、養殖課堂、種苗市場、農業機械、飼料獸藥、供求信息、健康生活、就業信息、金融理財等。
版面設定
A1:要聞A2:種植業
A3:農村金融周刊
A4:支農視點
A5:民生周刊
A6:鄉情鄉韻
A7:為您服務(生產)
A8:計生協之窗
A9:基層動態
A10:為您服務(生活)
A11:文萃
A12:市場導航
A13:企業文化
A14:員工園地
A15:養殖業
A16:科學素質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