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人口志

山東省志·人口志

《山東省志·人口志》的編纂工作始於1986年,1994年正式出版。全書以篇、章、節層次劃分,共設6篇:人口變動、人口素質、人口構成、人口分布、人口調查和人口理論研究、計畫生育。上限始於有人口數據可供稽考的漢代,下限至1988年底。根據現有人口數據狀況,個別連續數據止於1988年之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山東省志·人口志山東省志·人口志
山東是人口大省,在全國人口構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山東人口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古代人口發展階段(公元2年至1840年)。公元2年,今山東省域人口為1200餘萬,至1830年始突破3000萬。第二階段為近現代人口發展階段(1841年至1949年)。山東人口在3000萬的基礎上持續平緩發展,至1949年達到4500萬。第三階段為當代人口發展階段(1950年至1988年)。山東人口在五六十年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70年代以後,為了使人口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大力提倡計畫生育,80年代更把計畫生育定為基本國策,逐步做到使人口有計畫地增長。
1988年,山東人口達到8000餘萬。 山東省較為確切的人口統計數字始於漢代。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山東省域人口為1203萬人, 占全國總人口的20.75%,列全國第二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8.1人,列全國之首。東漢時山東人口峰值出現在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 ,為1018.8萬人。 三國至西晉,山東省域人口大量減少,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僅為17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8.15%,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2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東人口在低水平徘徊。東魏時(534~550年),山東省域人口189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5.42%,人口密度為12.32人。 隋朝初期人口上升較快。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山東省域人口76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上升至14.91%,人口密度上升為49.77人。但經隋末唐初的社會動亂,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 ,人口又下降為61萬人,只占全國總人口的2.99%,人口密度僅4.01人。此後隨著經濟的恢復,人口始又回升,唐玄宗開元元年(713) 達到421萬人,天寶十一年(752) 達到56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升至9.43%,密度達到36.79人。 宋初在經歷唐末至五代的戰亂後, 人口再度降至低谷。 至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 ,山東省域人口仍僅245萬人。後經200餘年的發展,至寧宗嘉定三年(1210)增至1009萬人。 元初,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 ,山東省域人口下降至223萬人。元代峰值人口僅為260萬人(出現在1351年)。終元之世,山東人口下降至百餘萬人。 明王朝建立後,人口迅速增長。明洪武十四年(1381) ,山東省域人口增至518萬人。明代人口峰值出現在1626年,為732萬人。 清代是山東人口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期山東人口數量猛增。自1840年至1850年,山東年均人口3246萬,與前10年相比,增加100萬。鹹豐元年(1851) 達3338萬人。同治十一年(1872) 達3522萬人。此後幾乎每歷10年人口便增加100萬,光緒二十四年(1898)達到3792萬人。 清代,山東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密度均有增長,但人均占有耕地減少。山東人口大量外流。光緒二十四年(1898)到宣統三年(1911),全省人口下降了數百萬。 民國時期山東人口仍在增長。 從1912年到1936年,山東人口增長800餘萬。人口密度列全國第二位。 從1936年至1949年,山東總人口增長600萬。同時,山東人口繼續流遷東北三省,1912~1949年總計流遷1836.4萬人,其中回返山東1044.5萬人,回返率為56.8%。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人口也隨之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呈現出了新的特點。主要表現山東省人口基數大,總量增長快。1949年底全省人口4549萬,僅次於四川,列全國第二位,占全國總人口的8.4%。1988年底增至8061.3萬人(8009萬人) 。39年淨增3512萬人,相當於1949年的73.4%。1953~1982年,山東人口增長2554.3萬人,增長52.3%,平均年增長率為1.46%,快於同期四川、江蘇、河北等人口大省的增長速度。新中國建立後,全省人口自然增長分為兩個時期。一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自然生育期,其中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出生率高, 死亡率下降,形成兩個生育高峰;1959~1 961年經濟困難時期,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形成自然生育時期的一個低谷。二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計畫生育時期。此期生育率逐步降低,死亡率也停留在較低水平上,人口自然增長速度放慢。1986年以後進入第二個生育高峰期,人口自然增長呈加快的趨勢。 新中國建立後人口的遷移變動也分為兩個時期:一是50年代、60年代和7 0年代省際間的淨遷出時期,此為新中國建立前人口流遷外省的繼續;二是80年代省際間的淨遷入時期,這是由於省內社會經濟的發展吸引遷出人口大量返遷所致。全省人口的自然變動和遷移變動,儘管各個時期有所不同,但總的趨勢是全省人口總量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人口素質明顯提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逐步改善,全省人口預期壽命已由1949年前的35歲左右提高至1987年的71歲。1949年後,全省人口的文化素質也有明顯提高。1988年,山東擁有各種文化程度的人數已占全省總人數的65%,大學和中國小文化程度的人數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文盲率有所下降。 全省人口結構也有明顯調整。由於70年代以後在全省範圍內深入開展計畫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以較大幅度持續下降,山東人口已由年輕型轉變為成年型。1987年全省0~14歲的少年兒童人口,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下降3.7%,15~64歲人口上升3.1%, 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上升0.7%,年齡中位數比1982年提高0.7歲。這表明山東人口的年齡結構已變為成年型,並開始向年老型轉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