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德州信息工程學校

山東省德州信息工程學校

山東省德州信息工程學校是由德城區電大、計算機信息技術學校、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專合併成立的國辦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017年通過山東省規範化建設驗收,目前為山東省第三批示範校建設單位。經過全校師生員工近30年的艱苦奮鬥,已逐步發展成為一所以信息工程類、機械製造類、幼教師範類三大專業為主導,具有現代化辦學水準的多層次、多學科、開放式的綜合教育學團。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山東省德州信息工程學校 山東省德州信息工程學校

學校除主校區外,還包括新華校區、女子校區、德龍校區、遠程與繼續教育中心、職業技能培訓中心5個校區,計算機、數控機電、幼師專業3個實訓基地,在北京、青島設有就業服務辦事處。形成了集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訓、實訓基地四位一體的辦學格局。學校占地面積75554平方米,建築面積40960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166人,現有在校生5665人(全日制職業學生2443人、成人教育學生3222 人),短期培訓年5000人次。學校教學、實驗實訓、生活等設施一應俱全,共有計算機、3G、電子、電工、幼師等專業實驗室、實習室20個,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舞蹈室、形象設計室等功能室配置齊全。

學校遵循"面向市場、服務社會、全面育人、辦出特色"的辦學宗旨,樹立了"為學生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社會服務"的辦學理念,確立了"依託職教辦成教,發展成教促職教,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與短期培訓並存"的辦學路子。開設了計算機、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太陽能技術、特色幼教、形象設計等十幾個熱門專業,其中計算機類專業2006年被評為全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幼師、數控專業2008年被評為市級重點骨幹專業。

教育教學

一、 管理創新求發展

學校努力尋求管理的新模式和發展的長效機制,引入了企業管理的的基本思路,實現了由傳統管理到現代經營管理的轉變,實施了學校巨觀決策、各分部"直屬間管"管理模式。實施校長主持下的校務委員會分工負責制,學校的全面工作由校務委員會集體領導。學校的管理機構按職能分三大類,第一類是直屬的綜合辦公室、後勤服務中心和督導研究室為職能機構,第二類是"直屬間管"的招生就業服務中心和項目開發部,第三類是"直屬間管"的二級單位,包括六個教學實體(包括四個職業教育校區、遠程與繼續教育中心、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和三個校內學生實訓基地。經過近幾年的運作,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學校巨觀協調各校區教育教學活動、教師資源、教學資源的合理流動,調動了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分散的學校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成為一潭源頭活水。

二、教學改革不斷深化

學校始終堅持"質量興校",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重點是德育課和實訓課。具體做法:一是圍繞課堂教學,制訂完善了多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充分發揮督導研究室的作用,堅持聽課、評課、說課活動,突出教法和學法的研究。二是在課程體系改革方面,適當縮減文化基礎課的門數和課時數,加大技能課的比重,整合部分課程,適時增加新課程,實施"模組化"教學,避免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三是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借鑑德國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進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計算機專業按照"項目教學法"的要求,形成了自己的校本教材《計算機套用基礎》並投入使用。四是引入"體驗式教學",08年組織所有老師參加了團隊拓展式訓練,並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體會、總結,得出結論,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五是組織學生實施階段實踐活動,即第一年安排一周時間社會見習,第二年安排一到兩個月的階段性社會實踐(不一定對口),讓學生接觸企業,第三年頂崗實習。六是打破固定的暑假放假時間,將暑假作為第三學期,根據情況安排學生參加實踐,接觸社會,真正實現與社會的零距離接觸。

三、學校榮譽及辦學成果

由於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被上級部門授予以下榮譽稱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省"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試點先進單位、省級示範性基層電大、省級陽光工程優秀培訓基地、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市德育教育優秀學校、市職業中專教學教研工作先進學校、市職業中專計算機專業學生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市職業中專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團體二等獎、市文明單位、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區辦學水平考核評估優秀單位、區勞動關係和諧單位。同時,學校還是ATA特許授權考試站、OSTA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省計算機套用能力等級考核培訓點、省陽光工程培訓基地、省工友創業實訓基地、市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基地、市退伍軍人培訓基地、區國家公務員及專業技術人員教育培訓基地、區農民工培訓基地、區幼師培訓基地、區職業技能培訓定點培訓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