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元年(1368),明朝設山東行中書省,山東正式建省;明正統五年(1440),明中央政權正式設定山東巡撫一職,該職全稱為“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正統十三年(1448)又特別規定:巡撫一職必須由中央官員都御史(正二品)專任此職。另外,中央在給巡撫的公文中大都有“聽爾便宜行事”之語。這樣,明代山東巡撫全權負責山東省軍政事務,成為山東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但尚屬臨時派遣,無固定任期。明代山東共有12位巡撫,除1位是舉人外,其餘11人全為進士。
清朝於順治元年(1644)設山東巡撫一職,全稱巡撫山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理營田,駐濟南,官階為正二品,並成為定製。康熙五十三年(1714)兼辦理臨清關事務;乾隆八年(1743)兼提督銜;道光十七年(1837)兼理山東鹽政事務。由於有以上兼職,實際上清朝山東巡撫為從一品,是代表中央統管山東全省軍政事務的最高地方行政長官。另設其辦事機構“巡撫衙門”,又稱“巡撫部院署”或“巡撫院署”,是全省最高行政機關,駐濟南珍珠泉院內。衙門內部沒有固定的組織機構,只有“六房書吏幕友”和一些附屬職員,“六房”即吏、戶、禮、兵、刑、工各房,分掌其事;書吏幕友掌管文書案件。其組織機構特點為決策的官員少而精,辦理具體事務的胥吏多。據光緒《山東通志·職官志》載,清代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山東共有116位巡撫,有科舉功名的為55人,占總數的47%,其中進士為41人,占總數的35%,舉人貢生等為14人,占12%;南方籍巡撫為30人,其中進士為23人,進士比例高達77%。沒有取得科舉功名而又能出任巡撫之職的多為滿洲親貴。
相關詞條
-
巡撫
巡撫,是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台。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員的品級為總督...
來歷 設定 職能 制衡 辦公地點 -
陳士杰[清朝山東巡撫]
陳士杰(1825-1893) 字雋丞。清衡永郴桂道桂陽州(今湖南桂陽縣)人。清朝山東巡撫。
人物生平 人物軼事 -
張曜[晚清嵩武軍將領、山東巡撫]
張曜(1832年—1891年8月22日),字朗齋,號亮臣,祖籍浙江上虞。晚清將領,官至山東巡撫。 張曜生於杭州,早年在河南固始興辦團練,參與鎮壓捻軍和太...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八府巡撫
八府巡按並不是指真正的八府。八府巡撫也叫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於明代,非固定職官,臨時由朝廷委派監察御史擔任,分別巡視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見於...
官職簡介 朝代細分 官職形象 -
大同巡撫
大同巡撫,全稱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正統元年,始與宣府共設巡撫(後升宣大總督),至景泰三年,大同始專設,後復兼理。至成化十年,復專設,加贊理軍務。
簡介 歷任巡撫 -
應天巡撫
綜上所述,明朝“撫吳”的巡撫這一職官的簡稱,至少就有六個。 按:把“撫吳”釋為“擔任吳地的巡撫”,坐實此人是毛一鷺,都是正確的。 問題尤為嚴重的是把明朝...
(一)應天巡撫。 (二)蘇州巡撫。 (三)蘇松巡撫。 (四)南畿巡撫。 五)江南巡撫。 -
登萊巡撫
沿革明天啟元年設,全稱“巡撫登萊地方贊理軍務”或稱山東海防巡撫,號防撫軍門,有時簡稱“軍門”,品秩為正四品,其上為山東巡撫兼提督軍務,當時的登州鎮總兵歸登萊巡撫節制。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山東巡撫分離出登萊...
沿革 文物地點 歷任登萊巡撫 -
山東巡撫衙門
山東巡撫衙門,於清代順治元年(1644年)在濟南設定(今山東省濟南市珍珠泉院內),設有山東巡撫1人,為清代山東省最高行政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