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位於中山山頂局部水濕條件較好的平緩部位,山地草甸土剖面一般較薄,在草皮層下,通常僅見薄層土壤,個別地段土層略較厚。

成土環境

山地草甸土位於中山山頂局部水濕條件較好的平緩部位。由於海拔較高,氣溫低,降水多,濕度大,與基帶相比,山頂部位氣溫至少要低8-15℃,年降水量可增高1-2倍。一年中有大半時間雲霧瀰漫,相對濕度高達70%-90%,土壤積雪和凍結期長達半年以上。由於山頂風強,喬木生長困難,僅有灌叢及耐濕性草甸植被生長,有的山頂過去曾為木本植物所覆蓋,因受火災影響,林木消失,逐漸為耐風耐寒的灌叢及草甸植被替代,有的形成草氈層,地表生長地衣和苔蘚,植被覆蓋率在90%以上。山地草甸土的形成特點是:1.殖質積累明顯.山地草甸土所處環境由於氣候冷涼,土體濕潤,草甸植被生長茂密,每年能提供大量植物殘體,但分解緩慢,從而積聚於土體中,使土壤有機質和腐殖質明顯富集,形成草根層或草氈層和較厚的腐殖質層。腐殖質層的有機質含量多在50克每千克以上,高者可達150-300克每千克,而且積累深度也可深達50厘米。在東北山地區,山地草甸土有時地表還形成泥炭化的薄層粗腐殖質層,土壤碳氮比值較高,在12以上,高者可達20左右。土壤腐殖質組成以胡敏酸為主,胡富比達2以上。不同植被群落的腐殖質組成有較大差異。由灌木草叢或灌木組成的群落,含富里酸較多,胡富比低於1,多在0.5以下。由芒草、茅草組成的群落或含草本植物較多的灌木叢組成的群落,也含較高的富里酸。2.礦物風化緩慢.山地草甸土的成土母質以各類母岩的風化殘積坡積物為主,部分為黃土堆積物,土體大多淺薄,厚約50厘米左右。在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及頻繁的凍融與乾濕交替作用下,物理風化作用強,礦物化學風化作用弱,粘粒礦物化學組成無明顯分異。加之受侵蝕作用影響,土體中粘粒含量低而粗砂粒、石礫含量高,並夾有岩石碎片,底部為半風化母質層。3.瀦水氧化還原特徵明顯。由於山地草甸土區降水量大,地勢平緩,加之土層含有機質量高和粗骨性強,土體經常處於瀦積滯水狀態。在季節性乾濕交替影響下,鐵錳氧化還原作用十分活躍,在草皮層下均可見到明顯的銹紋銹斑,局部低洼地段還可出現潛育化的土層,顯示出土壤形成過程中瀦水氧化還原作用的特徵。

形態特徵

山地草甸土剖面一般較薄,在草皮層下,通常僅見薄層土壤,個別地段土層略較厚。剖面呈As-Ah-C或As-Ah-Cu-C構型。草氈層(As)厚薄不一,根系交織成網,鬆軟,有彈性。我國東部中山區的山地草甸土,在土體上部為草根層,有的為厚2-3厘米未分解或半分解的凋落物層(O)。腐殖質層(Ah)發育明顯,厚約30厘米,呈暗棕色或暗黑色,團塊狀結構,疏鬆。底土母質層(C)分化不明顯,棕色調為主,土質砂性,有較多半風化石礫及石塊,潮濕,常見銹紋斑(Cu),及微量粘粒澱積物。 山地草甸土質地輕,顆粒粗,且多含石礫。

理化性質

山地草甸土土體全量化學組成中均以矽、鋁、鐵的氧化物為主。土壤淋溶作用不強,但氧化鐵略有遷移,而鈣、鎂、錳氧化物則表現微度富集。同樣,剖面各土層的粘粒矽、鐵、鋁氧化物含量及分子比率在剖面中並無明顯分異,矽鋁率在2.2-3.9之間,矽鐵鋁率在2-3.3之間。粘粒礦物大多以水雲母為主,次為高嶺石、蛭石及少量蒙脫石、綠泥石,南方山區為多水高嶺石伴三水鋁石,或伴少量水雲母、伊利石、綠泥石,蛭石。充分表明土壤風化發育度較弱,但同時也反映了土壤發育的南北分異特徵。山地草甸土呈酸性反應,pH4.5-6.0,表土層略低於心、底土層。土壤交換性酸一般含量均較高(大於2me/100g),其中以交換性鋁為主,尤以南方山地草甸土更高。交換性鹽基總量變化較大,但表土層高於心、底土層,反映了生物的復鹽基作用。交換性鹽基組成中,交換性鈣占50%以上,次為交換性鎂和鉀,交換性鈉很少。土體有效陽離子交換量3-14me/100g,而粘粒有效陽離子交換量可達20me/100g以上,均以表土層為高。土壤鹽基不飽和,但有時表土層趨飽和。山地草甸土土層薄,發育弱,但有機質積量高。草氈層及枯枝落葉層的有機質含量在200克每千克左右,表土層含量也在100克每千克以上,心、底土層略減,但含量仍高達20-30克每千克,說明土壤生物積累顯著,並具有機腔體向下淋移特徵。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正相關的全氮含量相應增高,表土層2-7克每千克,心、底土層1-2克每千克。土壤C/N在10-25之間。全磷含量並不高而全鉀含量接近,這均與成土母質屬性有關。此外,土壤各種速效養分含量均高,鹼解氮一般200-400毫克每千克,表土層可高達500毫克每千克以上,速效磷含量表土層大於25毫克每千克,速效鉀大於500毫克每千克,以下土層銳減.除此以外,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中,鐵、錳.鋅,銅除個別外,其含量均明顯高於缺素臨界值,僅有效鉬和硼大多分別含量0.05毫克每千克和0.3毫克每千克,略低於缺素臨界值。

利用與改良

山地草甸土土類續分山地草甸土,山地草原草甸土和山地灌叢草甸土三個亞類。 山地草地土分布地形平緩,無土壤侵蝕,各種養分含量高,目前生長茂密的草甸植物不僅涵養水源,且可提供大量優質牧草,有利於闢為天然放牧場所。 山地草原草甸土一般無水土流失,植被生長量大,土壤潛在肥力較高,是良好的季節性放牧場。但若過度放牧,草場明顯退化,墾為農用則易引起水土流失。因此應保護和更新草場,加強管理,提高產草量,發展畜牧業。 山地灌叢草甸土土體厚度40-70厘米。多含石礫,質地輕粗。草根盤結層厚約5厘米,有機質含量150克每千克,也可高達300克每千克。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50-100克每千克,向下逐漸降低為10-20克每千克。全氮含量相應增高,腐殖質層可達10克每千克以上。土壤pH4.5-6.0,以腐殖質層為高。交換性酸含量高,鹽基不飽和。山地灌叢草甸土的腐殖質組成中,富里酸明顯高於胡敏酸。長白山區的土壤H/F比大多在0.5左右,西南山區的則是胡敏酸占優勢,胡富比在1以上。 山地灌叢草甸土的自然肥力較高,但由於海拔高,地面坡度陡,不宜造林。應保護現在生長茂密的灌木、矮林和草類,發揮其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