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
男,1979年出生,山東省菏澤市人,編輯,青年作家,圖書策劃人。現供職於北京新課程報社,《語思》雜誌社編輯。曾在《小說選刊》《故事會》《兒童文學》《青年文摘》《非常關注》《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民間文學》《駿馬》《梅蘭早報》《演講與口才》(印尼)等報刊發表文章五十多萬字。作品入選《新中國60年文學作品精選》《中國微型小說名家名作百名經典》《中國最好的小小說》《感動你一生的故事全集》《2008年中國小小說精選》《2009年中國小小說精選》《2010年中國小小說精選》等幾十種年度選本。有作品獲《故事會》“中國2007年度最有影響力故事獎”“2008年梁斌文學獎”“2009年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第六屆文藝作品徵集評獎)佳作獎”等獎項。2010年出版《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人品是個大問題》,並獲“第四屆鄭州小小說學會獎優秀文集獎提名獎”。
曾策劃出版《90後校園文學精選》等系列圖書。相關圖書信息:書目詳細信息
CIP核准號 2010157217 ISBN 978-7-5112-0491-2
正書名 人品是個大問題
叢書名 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
出版單位 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出版時間 2010.8
版次 1版 印次 1
定價(元) 30.0 正文語種
開本或尺寸 23 × 17 裝禎方式 平裝
中圖法分類 I247.8
主題詞 小小說-作品集-中國-當代
內容提要 《人品是個大問題》是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系列中的一本,本書精選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說精品,同時收錄了一些作品評論和作者的創作心得,並附上了作者的創作年表。本書內容豐富,文筆流暢,可讀性強,給人回味無窮的閱讀樂趣。相關作品評論:
生活的一種言說
何志鈞
在小說的大家族中小小說似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然而,小小說又以其短小、輕便、易成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迅捷、犀利而顯示出長篇巨製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今日高頻率、快節奏的都市社會中,小小說的機警靈動和可速讀性、便攜性更使它深得為謀生營營,疲於奔命的市井百姓的青睞。小小說使他們得以在生計的重壓下,於一目十行的瀏覽中獲得開心一刻,神情為之一振,靈智為之啟迪。青年作家尹利華近年來勤奮筆耕,於小小說創作頗有會心,他的作品集《人品是個大問題》收錄了其處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幾十篇,作品或針砭時弊,或啟迪心智,或反思倫理,或言說人生,作品立意新穎,以微知著,耐人尋味,充滿了新鮮的思想、靈動的哲蘊。收入集中的作品情節嚴謹,結構新奇,構思精巧,或中規中矩,娓娓道來,或撲朔迷離,草蛇灰線,不拘一格,筆法萬千,令人稱奇,均是作者的精心之作,堪稱是當代小小說中的上乘精品。
大致說來,綜觀其文,在寫作上具有以下藝術特色:
一.新穎的思想核心,深廣的思想意蘊。
生活是紛紜複雜的,作者能夠從頭緒紛繁的人、事、境中提煉出精彩的思想核心,進一步推敲和審視,繼而成文,表現出相當深邃的人生哲理或時代主題,讀來不僅新穎,而且深刻。
其處女作《童心》是一個匠心獨運的反腐倡廉小小說,作者把古代童話里貪婪的國王變成癩蛤蟆的故事與當代貪官吃王八的故事並置起來,構成一個意味深長的隱喻。小說以局長孫子的童眼折射出世態人情,以小孫子的一顆童心針砭爺爺的貪心,該文篇幅雖小,內涵卻格外厚重,恍如當頭棒喝。同樣洋溢著童趣的《沒有童話的魚》和《我們這裡誰最壞》則以清新的文筆揭露了人世的奸詐和冷酷,讀來令人倍感沉重。
《夢境一種》則折射出當代某些建築工程中的偷工減料、非法牟利問題。就是這座“硬是從這骨頭中榨出了油”的“豆腐渣”橋樑,結束了謀劃者自己的生命,印證了那句“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古老預言。夢中那把要了眾多人命的刀子,其實不過是他們人性深處的自私、卑劣和貪婪的象徵。
《肢解》一篇通過老鰥夫與不孝兒子的故事,以撲朔迷離之筆凸顯了一個傳統而又現代的問題——孝道。“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古書《孝經》中把孝當做天經地義的最高準則。而進入現代社會後,我國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心理急劇轉型,前所未有的新語境要求對孝道進行新的審視、理解和詮釋。該文中,“兒子”為了賣掉老鰥夫的住宅,處心積慮把父親“精神病”發作時的“症狀”錄下來。文章最後“兒子”一語道破,所謂的“精神病”只不過是老鰥夫早年為了生計,每天早晨四點起床殺豬留下的“後遺症”。讀完不禁愕然,“兒子”竟用這種方式來報答父親的辛苦養育與付出,這不能不加劇我們對當代道德倫理狀況的深刻憂慮。肢解不僅僅肢解了故事本身,更多帶有一種隱喻,折射出在物質化的時代里,在利益的引誘下,親情遭到了無情的肢解。
二.巧妙的結構安排,獨特的表現手法。
設定懸念是小小說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而這一手法在尹利華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文章或層層鋪墊,大肆渲染,製造懸念,而後跌入出人意外的歐亨利式的結局;或故弄玄虛,有意誤導,最後隨著誤解的消除而使懸念得以揭示;或藉助戲劇性的巧合使小說充滿戲劇性的奇巧情趣;或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有意製造與結局形成強烈反差的語境,在對比中展現某一主題。
在這裡,我們屢屢可以看到為亞里士多德所津津樂道的“突轉”和“發現”、為中國古人所嫻熟使用的“卒章顯其志”。同時,集中也不乏後現代式的文本實驗(如《夢境一種》、《肢解》等)。《生活一種》一篇,以一個“也就是一個沒有正經工作的盲流”開篇,對林笑凡悠哉而有序的“高風險作業”進行了細緻描述。隨著文章的深入,我們逐漸領悟了何謂林笑凡的所謂“工作”與“兼職”。俗話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只是林笑凡的“落網”方式出乎人們意料,撿垃圾的老女人與其形成鮮明對比,兩人的思想境界、行為方式有著巨大反差,但正是這個不起眼的老女人使林笑凡抬頭看天時“覺得無限黑暗朝他壓了過來”,使得“在將要到來的四年里,公車上少了一個四處遊蕩的乘客,京城郊區某看守所里多了一個思鄉的囚犯。”小說立意不凡,帶有濃郁的黑色幽默色彩,諷刺之中卻不乏一絲憐憫的溫情,讀後發人深思。在《肢解》一文中,作者故弄玄虛,引導讀者認為老鰥夫是殺害自己妻子的兇手,隨著故事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慢慢了解了整個故事的真相,從而使懸念得以揭示。而《雞王是怎樣誕生的》一篇,作者先是對牛主任的“雞王”進行了大肆讚揚,而後從老頭嘴裡得知了“雞王”之所以成為雞王的真正根因,讓人恍然大悟,哭笑不得的同時,內蘊的諷刺,則無情地昭示了某些農村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以牛主任為代表的“人王”高壓下,狗也怕雞,這一自然本性的扭曲,引人陷入深思。
三.萬千幽默,別有滋味。
小小說與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重要區別之一,就在於它是一種格外高超的幽默藝術。小小說的幽默密度遠遠大於其他小說,甚至可以從頭到尾都讓人忍俊不禁。
作者在其文章中充分把握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之外尋覓藝術洞天,通過銳化矛盾錯位造成機智的立意,而這矛盾錯位中往往包孕著大量的幽默元素。誇張法、對比法、大詞小用法、誤會法都被作者嫻熟運用於創作當中,讓人開懷一笑的同時,又發人深省,幽默手法的運用為小說贏得了別樣的滑稽審美效果。
《技術含量》一篇,測試題居然是開大門的速度,而且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大門——人力推拉式和高科技遙控感應式。最後,局裡的人力推拉式門被高科技遙控感應式門取代,新局長的“四大爺”順理成章取代了原來局長的“二大爺”,新局長的口頭禪“技術含量”也因此別有反諷意味。《糊塗療法》中糊塗者與清醒者、《酒里有鬼》中算計者與被算計者的極度錯位讓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深思當代社會中錢與權、榮與辱、言與行、人性與物慾的錯位。另外,作者除了使用傳統的幽默手法外,還借鑑了西方“黑色幽默”的表現技巧。這種“黑色”使人壓抑,在亦喜亦悲中撩撥讀者思緒,產生了超乎常規的悖謬效應。在《熱線提示語》一篇中,誇張到近乎荒誕的熱線提示語,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服務熱線的極度羅嗦,而生命垂危的億萬富翁李有財終於自食其果,被自己一手造就的A市急救熱線複雜的提示系統執著地送向死亡的大門。讀後令人捧腹,又不得不深長思之。
四.講究的敘事策略。
小小說的敘事特徵和技巧,有別於長、中、短篇小說。為了擔負起“以涓滴之水閃耀大海絢麗,以短小篇幅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學使命,作者在其作品中格外注意營構自己的敘事策略。在寫作中,作者提煉和定格了一個個濃縮的故事時空,攝取一個個生活的瞬間和社會人生的橫截圖來反映生活,在一個個生活片段、一個個生活場景中竭盡演繹之能事,用其獨具的慧眼,靈巧地捕捉生活中最有感染力的一瞬、最驚心動魄的一幕,發現它的價值,揭示它的意義,折射世態人情,針砭人心善惡。作者自覺主動地立足小小說的敘事模式,通過類型化、寓言化的單一事件,以誇張的文筆概括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蘸滿了現代社會風情,彰顯了鮮明的人物個性和蘊藉的生活內涵。
其次,文中設計了跌宕變幻的敘事節奏,或急促迅捷,或徐急交錯,或抑揚頓挫,結構上的起承轉合、疏密緩急構成了一種布局和層次上的動態美,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再次,作者運用的敘事視角是變化多樣的,或採用第一人稱的內視角,或採用第三人稱的外視角,或採用第三人稱“固定人物有限的視角”。這些不同於全知敘述模式的有限敘述視角,有利於營造懸念,鼓勵讀者參與故事進程,激發讀者的想像,也極大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何志鈞,文學博士後,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山東省作協理事、煙臺市作協副主席。)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授
尹利華,女,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醫學學士。現任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組織人事處副處長、教授,學校臨床檢驗學科帶頭人。
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和血液學檢驗教學,目前的主攻方向為惡性腫瘤分子學診斷研究。先後在《中國男科學雜誌》、《中國優生與遺傳雜誌》、《實用預防醫學》、《當代教育論壇》等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立項省教育廳、市科技局科研課題各一項,完成學校立項的教學和科研課題二項;參編《血液學檢驗》(高等教育出版社)、《臨床技能訓練與評價》(中國科技出版社)、《圖解病理學》(天津科技出版社)和《性科學教程》(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教材及專著四部。
大夫
男,副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醫生,2002年6月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經過十餘年的臨床、科研工作,能熟練地運用針灸、小針刀及手法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中風偏癱、面神經麻痹、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盆腔炎等疾病,療效明顯。現為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痛症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骨傷微創治療腦病專業委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手療法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骨與風濕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秘書、深港針刀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在《中國針灸》、《針灸臨床雜誌》等中醫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編過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腦病針灸治療學》、《蜂針療法》等書籍。已完成深圳市科技局課題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