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尖峰山又稱芙蓉峰,屹立於金華城北,海拔427米,是登臨俯瞰金華城市的最佳點之一,登頂需爬一千八百多級台階,登山者絡繹不絕,它是金華雙龍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區之一,且免費,自古為金華人的一種心理凝聚和精神象徵,外出遠行的金華人用“一日不見尖峰山就要掉眼淚”來形容自己的思鄉之情。

基本信息

尖峰山景區簡介

尖峰山景區以尖峰山為中心,北至黃大仙景區,東至赤松山景區,西至雙龍洞景區,南至金華市區,總面積9.29平方公里。尖峰山景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景區的目標定位是以水清林幽、鄉土文化為特色,以民俗觀光、休閒度假為主要功能的城郊型森林公園(景區) 。

尖峰山景區的總體布局分為“一中心三區”,即今後作為雙龍風景名勝區主入口的接待中心,北片的森林遊覽區、中片的尖峰攬勝區和南片的遊樂休閒區。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三合鄉也有一個山叫尖峰山。

景點介紹

霞客古道

霞客古道系古時羅店通往雙龍的官道,徐霞客由此登金華山遊歷科考。為弘揚徐霞客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獻身於科學的精神,首期復建的白露下至羊甲山段,全長3公里。兩山夾抱,一路泉水叮咚,鳥語花香,移步換景,心曠神怡 。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徐霞客在遊記中寫道:“(十月初九日)余由智者寺西北登嶺,升陟峰塢,五里得清景庵。庵僧道修留飯,復引余由北塢登楊家山(今羊甲山)。山為此山南下之第二層,再下則芙蓉(今尖峰山)為第三層矣。繞其西,從兩山夾中北透而上,東為楊家山,有居民數十家;西為白望山,為仙人望白鹿處。”

智者寺

金華山智者寺位於金華市區北郊5公里左右的金華山南麓(婺城區羅店鎮境內),東攜芙蓉峰,南握羅店鎮、西摟金華山關,北倚滾鐘山,占地面積300餘畝。該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七年(公元526年),距今有近1500年歷史,是金華歷史文化名城及雙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的著名佛教歷史文化遺存,是金華山儒、釋、道文化和諧共棲的佛教代表。該寺系南朝梁代樓約法師道場,又名智者廣福禪寺、智者聖壽禪寺。因其規模宏大,寺院壯觀,寺僧眾多,香火鼎盛,方丈樓約佛法深廣,又得“智者國師”之殊榮等原因,而一舉成為江南名剎。當年,徐霞客至智者寺,觀陸游碑刻,為別具風致的碑刻而驚嘆,“恨無招工,不能一通為快”。歷史上金華山智者寺香火鼎盛,在江南頗具聲望。劉長卿、貫休、陸游、徐霞客等眾多歷代名人都曾遊覽智者寺並留下了大量詩篇、遊記和畫卷作品。1985年,因原金華水泥廠擴建,智者寺建築被拆除。原址現存古井一口。

智者寺建築宏偉,亭榭聳立,潤泉旁繞,三面青山,寺門空曠軒爽,實為遊覽、朝聖之勝地,她曾經吸引歷代多少文人雅士,留下了眾多的詩篇、名畫、碑刻。智者寺在千年的歷史風雨中漸漸塌毀,屢建屢毀,屢毀屢建。幸好,陸游的碑刻還一直保存著,模糊的字跡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智者寺是金華彌足珍貴的歷史財富。在當地政府部門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重修智者寺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不久的將來,一座規模更勝於昔日的智者寺又將雄立於金華山的南大門。重建的智者寺,有大雄寶殿、觀音閣、智者國師殿、藏經樓、羅漢堂、誦經堂、草堂、雙清堂、雲房,以及山門、照壁、鐘鼓樓、北亭、芙蓉亭、倚松亭、玻璃閣等建築百餘座。我們又能看到“花水襯亭榭,殿堂隱綠林;香菸凝雲靄,朝暮鐘鼓鳴”的景觀。

尖峰山景物

尖峰山 尖峰山

尖峰山林木叢生,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郁郁青青的樹木,身處尖峰山,不僅可以見到滿目的綠,還可以聽到小鳥的鳴叫聲,山間還有許多美麗的花朵,紅的,白的,藍的。它們時而隱藏在綠葉間,時而與遊客嬉戲。山間還有小小的溪流,如果你去的是時候,還可以看到一些小魚。放上尖峰山頂也是非常享受的,如果當日天氣晴好,可以看見大半個金華。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尖峰山[金華尖峰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