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介紹
歷史淵源
尕巴舞最早起源於印度國,公元八世紀唐朝吐蕃時期流傳到中國藏區迭部,古老傳統的“尕巴”舞在迭部的卡壩、尼傲、旺藏三鄉的部分村尚有遺存。這種傳統是由古吐蕃戌邊將士傳播到迭部的,後在尼傲鄉村流傳。因此,在尼傲村仍保留了古老原始風格,後來經過勤勞的迭部藏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繼承、創新和發展,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獨有的特色和魅力。
舞蹈形式
“尕巴”舞蹈與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動有傳承關係。它的舞蹈動作,擊樂的樣式上還繼承了吐蕃宗教法舞的樣式。表演者以男子為主,女的圍觀,喝彩助興。表演形式有獨舞、雙人舞、團體舞,也有啞劇、喜劇、雜耍等多種形式。歌詞以三句為首,以情歌、神話故事、讚頌事或物等主要內容。“尕巴”舞的表演形式有敬山神、尕巴的起、偷親、狗熊爬樹,官賓出征演練等內容。
1、敬山神舞,各村都有自己供奉的形象化的山神,該舞為尕巴舞的引子即開始曲,沒有固定歌詞,根據鼓缽的節奏起舞,舞蹈結構完整,動作和諧流暢。
2、偷親舞,偷親舞主要表現年輕人反對包辦婚姻,渴望自由戀愛的內容。偷親舞中新娘由男扮女裝,身著女式禮服,認戴孤皮帽子,佩戴項鍊,耳環等女子首飾及假髮等。
3、狗熊舞,狗熊舞由一男性青年表演,頭戴熊頭皮標本,身穿翻黑羊皮夾襖,在室內堂屋中間的柱子上作爬樹動作。
4、官兵出征演練舞,在正式演練前,全體表演者隨著鼓缽的節奏,手持刀槍,棍棒,行進在每家每戶呼號納喊,用棍棒敲打房屋的各個角落,是以驅邪鎮魔、娛神禳解,消除災難,祈吉求福。然後集中到空閒地或麥場,分兩組擺陣相對,既舞又唱,並鳴槍、吆喝助興,使表演達到高潮。
主要曲調
“尕巴”舞的曲調很有特色,尕巴舞的曲調有:酒麴類、山歌情歌類、出征歌等。除了這幾種曲調外,還有一種固有的專門曲調,叫“尕姆”調。含有艷詞,只有跳尕巴舞期間可以在村莊裡演唱,其餘節慶場合禁唱。尕巴舞的始曲,沒有固定的唱詞,根據鼓缽的節奏起舞,動作組合和諧流暢,調式統一,音樂曲調平穩徐緩,表演舒展優雅。
相關風俗
“尕巴”舞作為迭部藏族先民們祈求平安健康,歡慶五穀豐登而祭祀神靈的一種特有的民間舞蹈,歡慶活動根據秋收的完成情況,一般都在農曆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下旬間先後分批進行,那時正逢藏家牛羊肥壯、顆粒歸倉、五穀豐登的季節。這時,有個慶豐收的傳統飲食節日,藏語稱“道吾”。為了表示歡慶收穫,供奉山神,祈禱來年的收成及全村的平安。歡慶活動表演一般兩到三天結束。 每年的節日來臨前,主事者預先通知全體村民做好準備。排演期間,耍尕巴的一班人馬輪流到各家各戶用飯,邊吃喝邊跳唱,一般每家只需一刻時間,喝酒不超過二斤,如此三天之後便暫作休息。
休息三天后,耍尕巴正式開始。身著藏袍、腰系彩綢帶的男人們,臉面用墨汁胡塗亂抹,樣子以醜陋怪異為好,一個個猶如凶神惡煞。他們手持藏刀、長矛、木棍甚至獵槍等,表現英雄出征的態勢。一切準備就緒,耍尕巴的人們在場壩排成一字長蛇陣。主事人點名令下,站在前頭的一人雙手擎舉大旗引路,隨後有一長者扮成主帥模樣,一手執木棒,一手提皮鞭,猶如戲台上以鞭當馬,率領隊伍挨家挨戶祈福道喜、跳尕巴舞。當尕巴隊伍應邀來到某戶人家時,主人早已備好菸酒茶飯,點燃香柏松枝,於滾滾桑煙上,撒些糌粑、酥油、青稞之類,意為將家中積淤的晦氣和凶兆乘機化解為灰煙,眾人圍坐在上房火塘周邊,一邊喝茶吃飯,一邊表演尕巴。
當尕巴隊為全村住戶祝福道喜完畢,人們又齊聚村外某田頭場壩,年輕人盡顯其能,或摔跤弄棒,或射擊賽跑,直至夜幕降臨,人們筋疲力竭時,遂將所持木棒丟棄一堆舉火焚燒,大家圍火席地而坐,飲酒鬧活。站在一旁觀看湊熱鬧的年輕婦女們唱起山歌,年輕小伙輪番對唱,彼此直抒胸意。
文化價值
傳承價值
“尕巴舞”展示了林區藏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和追求,暗示著從遠古圖騰時代起,整個林區藏族人民和民間藝人的不斷創造、演變成美好的舞蹈形象,是迭部藏族人民歷史、生活、性格以及審美觀的凝練再現,對藏族舞蹈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但由於現代傳媒的普及,“尕巴舞”生存的空間日趨狹窄,導致這一民間藏族歌舞將面臨失傳的危機。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6]78號
批准日期:2006年9月30
批准序號:25
項目編號:Ⅲ-10
項目名稱:尕巴舞
申報單位:甘南州迭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