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隱自題

《小隱自題》宋代著名詩人林逋所寫的一首詩。

基本信息

《小隱自題》宋代著名詩人林逋所寫的一首詩。讀此詩始知林逋乃真正隱士,其淡泊寧靜之意始終不渝。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中隱隱朝市,大隱隱於朝。”林逋隱居山林,故以小隱自稱。 逋之詩透出對隱居生活的真正熱愛。

作者簡介

林逋,宋代錢塘人,初遊歷江淮,後結廬西湖孤山,種梅養鶴,稱“梅妻鶴子”,終身未娶,隱居不仕。

作品原文

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1]。
鶴閒臨水久,蜂懶採花疏。
酒病妨開卷[2],春陰入荷鋤。
嘗憐古圖畫,多半寫樵漁。

注釋譯文

注釋

[1]“情深”句:生活在如此清幽安閒的環境中,真是趣味無窮。
[2]酒病:指酒醒後那種疲乏如病之態。

譯文

我的茅舍周圍被竹林樹木圍繞
清淨幽深也不乏趣味
仙鶴久久地站在水邊,蜜蜂也很少採蜜 都慵懶閒適
因為喝酒和身體不好的緣故 我已經很少再看書了
春天的時候就去鋤鋤地
想起以前很喜歡的畫作
畫的多半是砍柴和垂釣的情景

作品賞析

賞析一

讀此詩始知林逋乃真正隱士,其淡泊寧靜之意始終不渝。晉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中隱隱朝市,大隱隱於朝。”林逋隱居山林,故以小隱自稱。 逋之詩透出對隱居生活的真正熱愛。情調輕鬆活 潑,筆姿新穎,語句清麗。“鶴閒”一聯寫“鶴”之“閒”,“蜂”之“懶”,實際是用一 種擬人化的以境寫人的方法,來描寫自己悠遊的生活和心情。頸聯中寫“春陰”入“鋤”, 將“春陰”寫得頗為靈動傳情,比起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 歸”句更富詩意。正如梅堯臣《林和靖先生詩集序》所評:“詠之令人忘百事。”

賞析二

北宋初年的文人林逋,字君復,是當時傑出的山林詩人,多寫隱居情趣,性好梅,以詠梅詩著稱。在哲學領域,丹頂鶴的神韻與老子哲學有相通之處。中國古代的隱士往往以鶴為精神寄託,因而稱賢人雅士為“閒雲野鶴”。林逋終生不仕、不商、不娶,過著“鶴閒臨水久,蜂懶得花疏”的隱居生活。他在杭州西湖孤山草廬周圍種了大片的梅樹,養了兩隻鶴,與梅鶴形影相隨,心情淡泊平和,人稱“梅妻鶴子”。
這首五律,寫的是隱居情趣。前四句寫景,以竹、樹所繞,點出“吾廬”的清深之趣;對“鶴閒”“蜂懶”細緻入微的描繪,烘託了主人的閒適和情趣;可謂景中有人。後四句轉寫詩人的活動,表達了深愛漁樵的志趣。前人稱讚此詩:“有工有味,句句佳,非苦吟所可就也。”“三四句景中有人,拆讀之,句句精妙,連讀之,一氣湧出,興象深微,毫無湊泊之跡。”
這首詩,以明暢如話的語言描繪了清幽閒靜的隱逸環境,句句貫注著主人公愉悅自然、恬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創造出一種閒靜淡遠的境界。開頭寫竹樹繞廬,已見出一種“清深”的情趣。接下去。寫鶴是閒鶴,蜂是懶蜂;“臨水久”與“採花疏”,是鶴和蜂的形象,也是詩人自身的形象。這與五、六兩句直接寫詩人的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人與鶴和蜂一樣,是那樣散淡,那樣自由無拘,無所追求。他飲酒讀書,荷鋤勞作,都是任性而為,說不上有什麼目的,可以作也可以不作;就像鶴可以戲水,亦可以臨水靜觀,蜂本來是採花的,但也可以不採;動靜之間,都只是為了得到某種天趣。末二句稍嫌刻露,明點出他所喜愛和欣賞的是古圖畫中所寫的漁父樵夫的生活,亦即隱士的生活。這點意思其實在前面的形象圖畫中早已包容了。清人紀昀評此詩云:“興象深微,無湊泊之跡。此天機所到,非苦吟所可就也。”大致道出了這首詩,也道出了林逋山林隱逸詩的基本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