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赤坎村

小赤坎村

據“金藝”的老闆余仕和介紹,公司有六七十個工人,其中三分之一的工人來自本地。 “2006年外貿局來了一個駐村幹部,幫我們想辦法搞推銷,了解我們的產品。 然而,小赤坎村民稱“我們村是斗門區最窮的”、“村裡的發展十年如一日”。

村鎮企業

洪浩水產有限公司和金藝藤木製品有限公司是小赤坎里僅有的兩家企業。兩者均創建於2005年,前者專門加工南美白對蝦和生產水產養殖用冰條,後者專門向美日歐出口藤木製品。
由於小赤坎屬農田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範圍,發展工業受到嚴格控制,村民就業壓力大,村里這兩家企業為村民創造了不少工作崗位。據“金藝”的老闆余仕和介紹,公司有六七十個工人,其中三分之一的工人來自本地。羅澤洪的“洪浩水產”則有200多名員工,其中6成是小赤坎人。
儘管“金藝”是小赤坎碩果僅存的企業,余仕和表示,公司一直以來沒得到足夠重視。“2006年外貿局來了一個駐村幹部,幫我們想辦法搞推銷,了解我們的產品。”他說,除了這位幹部,公司的經營情況無人問津。
羅澤洪表示,公司得到的扶持大多來自市級和區級政府部門,鎮和村能力有限,給予的扶持不多。
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對小赤坎村的好處無庸置疑。村委在2009年度工作計畫中提及,要努力扶持村內企業和承包戶,利用龍頭企業及種養承包大戶進行帶動、示範、輻射,鼓勵、引導村民自主創業、自謀出路。不過,村內兩家企業不約而同受到資金問題的困擾,難以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最大的困難是融資。”余仕和說,公司通過國內中介尋找國外客戶,貨款支付的信用期一般在2個月以內,加上向國外“走單”客戶追討貨款的難度大,公司的資金鍊比較緊張。另外,公司面臨的激烈競爭讓余仕和倍感壓力,他表示“附近十幾個(藤木製品)廠,都是(聯繫)那幾個客戶”。
羅澤洪告訴記者,公司年產值雖然達兩個億,但是農產品加工“投入大、回報小”,公司年純收入只有幾萬元。因此,對他的公司來說,融資問題十分重要。2007年,“洪浩水產”成功申請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他表示,這個認證暫時沒帶來實際效益,因為“資金還沒到那個程度”,將來有了足夠的資金,“要做自己的品牌”。

水資源

為了保護現有耕地存量和保護水源水質,廣東省政府和珠海市政府分別出台了《廣東省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條例》和《廣東省珠海市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嚴禁破壞基本農田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的活動。
因此,有農田和水源兩個保護區的小赤坎村難尋工廠痕跡,沒有工業污染。村民一般以耕養為主要收入,村集體收入則以出租耕地或發包魚塘為主,經濟結構比較單一。2008年,村民年經濟純收入約3000元左右,村的集體經濟收入約10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處於全區的中下水平。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兩大保護區是小赤坎的“守護神”。然而,小赤坎村民稱“我們村是斗門區最窮的”、“村裡的發展十年如一日”。
“農民所得利潤太低是農場經濟發展緩慢的一大因素。”村民廖偉平2007年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畫”科普帶頭人,他認為“銷路不通”導致農貿中間商賺取了農民應得的大部分利潤。“比如1斤蔬菜賣給中間商是2毛,最終消費者卻需花1塊錢才能買到。”
2008年,廖偉平提出的“水稻—水稻—蔬菜”的三造生產模式(每年在兩造水稻收成後,利用冬季的閒田種植一造蔬菜),結果虧了本。“去年冬種蔬菜的產量很好,每畝可收8000~10000斤。可是由於經濟危機,很多工廠倒閉,銷路不通,加上其他菜農也豐收,價格提不上去。”他解釋道。
“單憑增產遠不能治癒農業利潤低這個通病,擴大種植規模、尋找合適的經銷商打開銷路,才能提高產品價格、降低生產成本。”廖偉平認為,除非農戶進行大規模、有管理的種植,不然生產的獲益不大。現在他有一個想法:聯合其他農戶,組織一個類似經濟合作社的機構,申請屬於自己的商標,做大自己的產品。
2008年10月,珠海市農業局和市財政局印發了《關於加強糧食生產的意見》,決定從2009年起提高對種植糧食作物提高補貼標準和擴大補貼範圍,水稻每造每畝補貼100元,而玉米、薯類作物每造每畝補貼50元。不過,一負責計生工作的村委告訴記者,目前肥料越來越貴,漲價差價把補貼全抵消了。

新農村

小赤坎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後小赤坎村的發展思路初步考慮為:盤活村現有的種、養殖耕地,管理好村集體的基本收入,構想引入大型現代農業公司,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提高村集體及村民收入。努力扶持村內的企業和承包戶,利用農業龍頭企業及種養承包大戶進行帶動、示範、輻射、鼓勵、引導村民自主創業,自謀出路。利用我村屬於基本農田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的扶持政策,爭取上級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的補貼、幫扶和資助,在村集體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努力搞好村民的福利,挖掘本村外出工作的有實力的熱心人士,調動他們的家鄉觀念,引導他們參與家鄉建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改變家鄉落後面貌多作有益貢獻。
在《斗門鎮小赤坎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情況及2009年度工作計畫》中還提到,要培養一支積極向上、認真負責、敢幹事、乾好事、團結、協作的基層班子管理團隊,堅決摒棄小圈子作戰或單獨打鬥的工作模式,努力提升村兩委班子的戰鬥力及良好形象

糾紛

記者在小赤坎採訪了五六位村民。“村幹部把我們的田收回去用來挖魚塘,然後包給別人養魚,收到的租金我們一分也沒有。”一提到“村委”二字,村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自己的不滿。
小赤坎的駐村幹部則告訴記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以後,每戶村民平均有10多畝耕地,大的農戶有17~18畝,當時要交公餘糧、又要征農業稅,許多村民覺得種地沒價值,導致很多田地棄耕、荒廢,後來村委會把荒廢掉的地收回來了。現在國家不少政策向農村傾斜,村民覺得有利可圖就想要回那些地。”
對於魚塘收取租金的用途,“主要用於村委會的日常行政辦公經費,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及村容村貌的治理和維護,辦公人員工資,老年人福利、三八婦女節福利等方面的開支,每年辦公經費總體是超支的。”村委相關人員表示“那是村里唯一的經濟收入來源。”
除了魚塘發包的糾紛,就記者所了解,小赤坎村民與村幹部的關係在其他事件中也頗為緊張。1997年10月,原小赤坎8名村幹部採取虛報手段,騙取征地補償款後集體私分了72萬元。2008年的村委會選舉中,村主任當選人被揭發賄選後立遭撤職,一位姓黃的年輕村民說,“記得當時一張票賣20或40塊”。
在駐村幹部看來,保守落後的小農意識是阻礙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過往的歷史問題是導致村民對村委會不信任的關鍵因素。“之前,上級政府想資助我村建一中心市場,但找遍全村無法找到一塊可用之地,主要原因是村民不肯將自留用地給出來,擔心補償不足或分成問題,有些生產隊又擔心用了他們的地來修路會破壞整片地的結構,根本無法協調。原來還有個水稻種植項目最初想落戶我村,但許多村民也不同意,說是不想統一種植同一個品種,
小赤坎村的一角
還是自己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好,結果,這個項目轉到蓮洲那邊搞了。”該村委幹部無奈地告訴記者。
也有村委會幹部覺得村民的小農意識體現在許多人“想賺快錢、一步登天”。不少人“怕辛苦”,終日遊手好閒,靠打麻將消磨時間。中午過後,在房子比較密集的地方,記者發現十戶有八戶人家在“砌長城”,打麻將的村民多為中老年人,價錢較貴的自動麻將桌並不鮮見,比較大的房子裡甚至有兩桌人在同時“開戰”。
村民羅澤洪是珠海市政協委員,去年曾參選村委會主任。對於怎樣做好村委工作,他有自己的看法:上級下達的命令和指標不可以一味服從,村幹部要大膽為村民爭取利益,不能“為自己的飯碗得過且過”;任何事情都不會得到各方“100%的滿意”,在上級與村民之間“做好管理溝通就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